夯实党建兴农经
作者:沈光勇 文贵 时间:2019-01-11 阅读:202
夯实党建兴农经
——五里岗街道基层党建引领农村产业革命侧记
记者 沈光勇 通讯员 文贵
在冬日的暖阳下,五里岗街道寒洞社区水塘坪子蔬菜种植基地里,恒大集团帮扶援建的温室大棚在阳光下发出银色光芒,汇成一片银色烟波。
“月亮出来亮汪汪,寒洞村民种葱秧。待到香葱绿又壮,装车迅速送南方。”走进大棚内,威宁康养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天奎正指导村民进行小葱栽种,一时山歌阵阵,笑语连连。
“该蔬菜基地于今年上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由我们康养合作社负责经营。我们这边总面积300余亩,其中200亩露天种植,现在有大棚136个。”朱天奎说,“我们经营管理快半年了,之前种的夏秋蔬菜萝卜、麻叶青、白菜等早已销售完毕,冬季正在种植小葱和香菜。”
该基地是五里岗街道牢牢抓住农村基层党建,紧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选择、农民培训、技术服务、筹措资金、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等“八要素”,全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夯实乡村经济基础的典型缩影。
据介绍,该基地核心示范种植区500亩,恒大帮扶建成136个,由康养合作社经营300亩,种植了香葱和香菜,并与136户贫困户签定了每亩700元的利益分成协议。
近年来,该街道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推进党的组织建设体系,提升党员服务水平。通过采用党支部联系党小组,党小组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模式,层层传递党的声音,真正实现党的宣传政策全覆盖。
在产业选择上,该街道经过科学分析研判,精准确定产业,强化技能培训,提供技术保障,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紧盯市场需求,做好产销对接,完善利益联结,让葱种、鲜葱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与合作社选择了“群众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的“三单制”服务方式,推进“两学一做”与党建扶贫深度融合,调动全体党员积极性,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助推社会和谐发展,推进经济发展体系,引领行业健康发展。推进“三级自治”体系,突出村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十大员”作用,助力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
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创造条件让困难群众有更好的发展前景,逐步实现社区人民共同富裕,凝聚起推动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在农民培训方面,以提高农民对农业科技认知和应用能力为核心,紧紧围绕农业主导优势产业,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出发点,坚持“政府统筹,站组协作、村队组织、农民参与”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培训资源,推行“分层培训、梯次提高”的组织形式,对全街道农村主要劳动力进行实用技术普及性培训、节水技术培训、科技示范户主体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以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重点,充分利用新时代市民讲习所平台,培训农民1000人次。其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550人,科技入户工程示范户培训5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00人次。
按照优势特色产业规划意见和目标,采取专家巡回讲课的方式,讲授现代产业理念、生活理念、经营理念和创业意识、合作意识、社会意识等。
实用技术培训重点讲授蔬菜、养殖、马铃薯等产业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以及重点、难点技术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科技知识,并结合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核心问题确定培训内容。
通过较长一段时间的持续强化培训,造就一批有文化、懂科学、善经营、讲诚信的新型农民和“精英农户”,让他们成为科技兴农和科技致富的“排头兵”。
在技术服务方面,该街道重视农业种植养殖,多次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提供蔬菜、花椒等产业的技术服务,积极邀请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为农户讲解种养殖知识,并充分利用新时代市民讲习所平台,集中宣讲白萝卜种植基础知识,提供当归种植技术指导,讲解半夏种植技术。
截止目前,该街道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农民经济收入逐步增加,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为该街道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大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