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中的气象力量
作者:卯龙艳 时间:2019-01-14 阅读:205
脱贫攻坚中的气象力量
——威宁气象创新服务体系护航脱贫攻坚综述
记者 卯龙艳

气象局工作人员正在监测天气
打赢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需要各部门的全力协作。威宁气象局作为科技型部门,近年来,针对威宁地势高、热量不足,冰雹、风灾、干旱交替的气象灾害极为常见,影响脱贫攻坚进程的实际,主动融入全县脱贫攻坚战中,充分发挥气象科技的支撑作用。以防灾减灾为目标,以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为重点,构建了做实气象服务“三大板块”,搭建气象服务“三大平台”,完善气象服务“三大设备”,汇聚气象服务“三大力量”的“四个三”气象服务体系,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的气象“智慧”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之路。
通过气象局的精准预报及有关部门提前谋划,积极应对,威宁每年挽回因干旱和冰雹灾害造成的农作物直接经济损失约6000万元,人工影响天气所带来的效益近1亿元。2018年,威宁人工影响天气防灾减灾的做法,更是被中国气象局减灾司行文在全国推广。
科技引领 精准监测做实气象服务
气象监测,科技引领是核心。
一直以来,威宁气象局坚持完善探测雷达设备、监测站点设备、人影作业设备。聘请专业软件公司负责程序编写,开发灾害监测预警指挥调度系统,将威宁118个气象监测站点、249个地灾隐患点,22座水库、10条河流水系资料以及全县628个行政村坐标叠加在地理信息系统上。当灾害性天气发生时,系统根据监测的数据自动声光报警,并自动判别显示站点附近5公里范围内的村庄、地灾隐患点、水库、河流等信息。工作人员通过系统接入的6部人工坐席电话,拨打灾害发生地的县、乡、村三级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电话,告知灾害性天气实况和发展趋势,提醒注意防范次生灾害。同时,结合县域发展实际,围绕农业、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建设设施布局,完善监测站点设备,合理设置各类气象监测站点118个,对全县范围内气温、雨量、风速、气压、能见度、电线结冰、土壤湿度、水位高度等气象要素进行实时监测。改变人影作业指挥“方位靠目测、作业靠民兵”的传统模式,实现了防覆(増雨)作业的一键操作、准确定位、定点播撒。近两年来,威宁共出现45个冰雹日,而37个作业炮站保护区内烤烟、苹果等经济作物均未受到冰雹灾害影响。
2019年,气象局将在威宁国家气候基准站安装一部毫米波云雷达,威宁天气“千里眼”系统建成使用,将有效提升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为脱贫攻坚气象服务奠定基础。
平台优化 天气信息实时发布
曾经,电视、广播是人们接受天气信息的主要工具。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基础设施日益完备,人们了解和接受天气信息的手段更加多样化,时效性也更快捷。
“我们气象局现在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程序,上面的天气预报信息每天都会更新,大家只需要在微信上关注我们或者下载APP就能实时获得需要的天气信息,方便快捷。”气象局工作人员李茂介绍道。
为了让公众及时有效地了解天气信息,气象局坚持以扩大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覆盖面为重点的原则,每天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多种发布手段向公众播报天气信息,在威宁电视台开设“飞常气象”栏目,每天利用“威宁气象”微信公众号推送天气预报及提供气象咨询,切实为公众提供更加个性化、多样化、专业化的气象服务。
目前,威宁气象局通过各平台发布气象信息和灾害性预警信号123条,覆盖50余万人次。 2018年,在汛期出现强降雨天气过程时,气象局用电话叫应村支书、乡镇长、相关部门领导及分管县长412人次,制作决策服务材料286期,为决策部门发布信息服务30余万人次。
精准服务 护航全县脱贫攻坚
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发展农业产业是威宁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气象为农业服务存在针对性不强、科技含量不高、实用性较低等问题,难以满足脱贫攻坚的要求。为此,威宁气象部门一直以来把解决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作为重要问题,不断扩大气象预警覆盖率,推进气象监测精准到乡镇、预报精准到村、服务精准到农业产业,探索和实践气象助力脱贫攻坚的方式,破解基层气象为农业服务难题、发挥气象科技脱贫作用,发挥部门特点和科技优势,全力实施气象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围绕玉米、马铃薯、蔬菜、烤烟、苹果等重点作物需求,开展农业专业气象服务,积极指导涉农企业及种养大户使用智慧农业手机APP,定期和不定期发布各类农业气象服务产品。根据天气形势适时开展人工增雨防雹工作,帮助农户及贫困人口及时便捷地接收和利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现象。
2018年7月5日夜间,威宁遭受大范围强降雨天气袭击,金钟镇出现了降雨量达到234.8毫米的特大暴雨。气象局工作人员通过平台及时叫应金钟镇党委政府及相关负责人,为转移群众,做好防范措施提供了气象依据,在此次灾害性天气中,无人员伤亡。
目前,气象部门已与水利、国土等部门联合发布气象风险等级预报预警信息14期,制作各类农业专业气象服务材料153期。2018年,威宁共出现了26个冰雹日,而人影作业防区内没有冰雹灾害,烤烟、苹果丰收,减少了农业经济损失,促进农民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