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1-14

搬家搬出新机遇

作者:杨静 时间:2019-01-14 阅读:196


 搬家搬出新机遇
——记五里岗易地扶贫搬迁户刘高敏一家的幸福生活
记者 杨静 


  “猪肉,香菇,榨菜包,样样味道都有呢,要买就要快点咯!”五里岗易地扶贫搬迁点的农贸市场内,一家包子店的叫卖声回荡于整个菜场中。
  走近包子铺,一对年轻夫妻正忙得不可开交,妻子叫刘高敏,她正忙着给客人点包子的数量和品种,丈夫叫赵顺国,他正忙着帮妻子收钱。
  在这两夫妻的精诚配合之下,他们眼前的一大笼包子不一会儿功夫就卖完了。
  “我的这个包子好卖得很!为了能让更多的顾客吃到我这热腾腾的包子,我和我丈夫每天早上4点钟就得起床忙活。”刘高敏说起自己的包子,一脸幸福的样子。
  在她的心里,这些包子不止带给她财富,还让她找到了归属感。
  刘高敏是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人,她是在与赵顺国相恋后,才嫁到赵顺国老家威宁县石门乡年丰村一组。据刘高敏回忆,她在石门乡的日子过得极度清贫,住的房屋还是茅草房,全家人只能靠种点粮食来维持生计,若是要给孩子添置点玩具衣裳都得要等到逢年过节。除此之外,年丰村还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地方,他们常常会担心房子会被地震震塌。
  贫穷、寒冷、饥饿的状态一直持续了很久,据刘高敏回忆,他们一直是到2017年2月份才开始慢慢好起来的。那年,刘高敏一家得到了政府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扶持,可以从石门老家搬到五里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这就意味者,他们一家的生活会因此改变。
  “实际上,为了生计我和丈夫出门打过工,在外面漂泊了很久,不仅照顾不了老人,更关心不了孩子。当听到我们可以搬到城里面,我和丈夫迅速从外地回到老家,我知道,只要进城,我们就有变富的可能。到那时,我们不仅可以赚钱,还能照顾到家里面,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对于搬进城里脱贫致富这件事情,刘高敏一直都是很有信心的,她也用实际行动向很多人证明了,她进城的行为是正确的。
  现在,刘高敏的包子店做成了固定产业,有稳定的客源。她向记者介绍说,每逢星期一,她和丈夫就要向阳光中学送去馒头1200个,每个星期的一、三、五要向戴利服装厂送去馒头共300个,每天还要向五里岗风力发电站送去馒头共700个,这样,他们每个星期送出去的馒头总量就在2200个,按照每个8角来算,刘高敏的包子店每个星期可以收入1760元钱。
  除了稳定的客源,刘高敏只做零售的话,每天的收入也能在1000元左右。
  “每当看到自己赚得的钱,心里就美滋滋的,我想,一直生活在石门老家的话,现在能不能脱贫都还是个问题。”刘高敏笑着说。
  记者随后跟着刘高敏查看了她家的新居,她们的新家有120多平方米,共4室2厅,家具整齐地摆放在客厅,沙发、电视、烤火炉等家具一应俱全。“新家我和丈夫后期重新装修过,想着这是自己将要居住一辈子的地方,总要搞得漂漂亮亮的。”刘高敏笑得像个孩子。
  不仅如此,刘高敏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在搬迁后不久,还为家里面添置了一辆小轿车,实现了他们家“有车有房”的愿望。
  “搬进城里,除了给我们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最主要的是能让孩子们接受到更好的教育。现在,我的孩子赵官炜就在九三中学上学,他的成绩也一直不错,算是了却了我和妻子的心愿。”赵顺国说。
  当记者问到赵官炜对于搬进城里的看法时,他笑着说:“搬进城里当然好了,至少我不用再走很远的山路才能到学校了,更何况城里的教学质量还是比老家的好,学习起来更有动力了。”
  实际上,在五里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像刘高敏一家这样的人家还有很多。据了解,现在五里岗易地扶贫搬迁点有1678户共1万多人住上了新房。他们都像刘高敏一家这样,搬进城里摆脱贫困,迎来新的更富足的生活。这正是威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速脱贫致富步伐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