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1-17

共商发展大计 共谋脱贫良策

作者:沈光勇 罗喜贵 唐爱梅 时间:2019-01-17 阅读:205


 共商发展大计  共谋脱贫良策
——政协第十四届威宁自治县委员会委员第三次会议时积极参加讨论

1月15日下午,出席政协第十四届威宁自治县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委员们按界别分成三个联组,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政协工作报告等积极开展讨论,大家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精神、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履职尽责,共商发展大计,共谋脱贫良策,共话民生之要,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传递“好声音”。


第一联组(中共 无党派 共青团 工会 妇联 工商联 科协 文艺 社科 科技)

  联组讨论中,委员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集中精力热议了政府工作报告、政协工作报告等,并紧紧围绕威宁脱贫攻坚“四场硬仗”、五个一批、十项民生实事等重点工作,谈感受、提建议、议发展,现场气氛活跃。
  委员们一致会认为,几个报告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肯定了过去一年的成绩,一分为二地分析研判了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今年工作思路清晰、突出重点、措施有力,振奋人心,非常符合威宁实际,对威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委员们建议,2019年是威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农业大县的脱贫致富根在“三农”,要加大产业扶贫工作力度,大力鼓励基层干部创办产业基地,带领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威宁农业生产缺水,特别是冬耕春种更为突出,这需要靠水利设施来推动,再就是产业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两大瓶颈卡住了农业生产发展,唯有引进农业生产集团,再培育好自己的经营主体,让小的经营主体与大的农业集团实现有效对接,让其成长起来,成熟起来,进而拉动群众务工赚钱鼓腰包,参与生产学技术,为脱贫攻坚服务。要更加关注十项民生工作,更加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扭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加大优秀提案的评选和宣传力度,以此助推社会发展。要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加强“法治威宁”建设,着力解决存在的老问题,努力遏制新问题出现。要加强县乡交通项目申报,完成县乡道路的改造与扩建,走出高速好、通村通组路好,县乡道却不好的困境。要加强文艺、文体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强化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要加大民间民族文化的保护、挖掘、传承力度,文旅融合,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委员们纷纷表示,在新的一年中,要充分发挥好主体作用,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做一名新时代合格的政协委员,不辜负县委、政府的重托及人民群众的期望,让政协“团结民主广交友,履职声音更响亮”,为全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积极贡献力量。(记者 沈光勇)


第二联组(经济 农业 教育)


  讨论过程中,委员们紧紧围绕教育、农业、交通、城市建设等方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积极为威宁发展建言献策。
  委员们一致认为,报告实事求是,符合威宁工作实际,刚刚过去的2018年工作成绩可喜,预定目标切实可行,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政协工作报告内容丰富、政治站位高、大局意识强,政协常委会始终把提案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创新工作方式,完善工作制度,使提案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委员们认为,威宁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和服务意识,要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县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高社会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让企业用最短时间办成事,不断提供企业的发展指数和幸福指数。
  针对教育、交通、农业、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发展问题,委员们希望,相关部门应在解决学前教育编制、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提高中高职学生入学率、重视基层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职称评定、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方面引起重视,切实为人民群众解决迫切需要的民生问题,为全县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加大交通、城市、产业等方面的项目投资与建设,为全县大扶贫、大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助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记者 罗喜贵)


第三联组(教育 体育 医卫 宗教 少数民族 特邀)


  联组讨论中,委员们表示在聆听讲话、听取报告之后,对于新时代聚焦新任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报告立足于实际,着眼于威宁未来的发展,“干货”十足,催人奋进。作为政协委员,要积极反映诉求,提出建议和意见,为威宁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讨论过程中,委员们积极发言,既探讨了眼下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又细致观察生活,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委员们建议,脱贫攻坚工作应明确扶贫目标,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首先,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利用讲习所、院坝会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其次,要科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算好经济账、收入账,充分发挥致富能人的带动作用,激发村民发展的内生动力。此外,还要加大农业产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一改“产品变不成商品”的境况,通过改善交通条件,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帮助农户将农产品变为商品,真正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委员们还结合各自的工作领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毕节实验三中高级教师杨丽娟建议各部门联动整治学校周边流动摊贩,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力度,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来自小海一中的卯时敏委员说,近年来中小学生体质下降、视力下降问题日趋严重,建议加大对体育锻炼的宣传,提高学生、老师、家长的思想认识,“不仅要抓好文化建设,还要加强锻炼身体”,让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
  讨论现场,委员们积极发言,纷纷为威宁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记者 唐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