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产业发展 奋力脱贫攻坚
作者:何欢 时间:2019-01-17 阅读:199
狠抓产业发展 奋力脱贫攻坚
——访威宁自治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马朝晖
记者 何欢
在自治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期间,针对乡镇一级如何发挥产业优势打赢脱贫攻坚战,记者采访了县人大代表、迤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马朝晖。
记者:作为县人大代表,谈谈您参加此次人代会的感受、感想。
马朝晖:此次人代会是威宁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代表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认真履行职责,依法行使职权,积极提出议案建议,充分展示了人大代表朝气蓬勃,奋发实干的精神面貌。本次会议始终洋溢着团结奋进、求真务实的热烈气氛,是一次发扬民主、共谋发展的大会,是一次鼓舞士气,为脱贫攻坚凝心聚力的大会。
记者:2019年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抓好脱贫攻坚工作成为重中之重,谈谈迤那镇如何抓好今年脱贫攻坚工作?
马朝晖:在下一步的脱贫攻坚工作中,迤那镇将紧紧围绕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安排部署,牢牢把握脱贫攻坚总攻的关键时期,持续推进“五个专项治理”,细化深化遍访回访和建档立卡工作,真正做到扶贫对象精准化识别、动态化管理。以实现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四有五覆盖”和贫困村“五通四有”出列为标准,加大贫困村“六项小康行动”、特色产业、社会事业投入力度,优化“五个一批”精准扶贫路径方法,注重省市县各项扶贫政策的叠加、融通、运用,促进群众抱团脱贫、共同致富。加快对口帮扶工程进度,务求实效,确保到2019年现有贫困人口越线脱贫。
记者:新的一年,迤那镇有什么工作规划,将如何发挥资源优势,为乡镇工作作示范?
马朝晖:在下步工作中,迤那镇将在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人代会精神,在2019年我们将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同步小康这一主要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个工作:
一是持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新型城镇化推进上实现新跨越。继续深化“组组通大会战”,构建省道+高速公路+铁路+通村连户路的现代交通体系,形成镇内“20分钟生活圈”,威宁县城、昭通“半小时经济圈”。依托马家水库、穿洞海子等水源逐步扩大自来水供水半径,有效解决水利瓶颈制约。切实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整合易地扶贫搬迁和“地灾户”搬迁等资源,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实现美丽乡村创建所有村全覆盖,彻底消除土坯房(危房)。加快集镇扩容提质。按照4.73平方公里,2.5万人口的集镇规划目标,坚持“老集镇面貌改善,新集镇优质提升”的原则,不断完善宾馆酒店、超市医院、农贸市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实施美化、绿化、亮化工程,提升集镇凝聚力、承载力和辐射力。
二是狠抓农业产业发展,在结构转型提质增效上实现新跨越。按照“122345” (即1万亩蔬菜、2万亩烤烟、2万头大牲畜、3万亩优质马铃薯、4万亩苹果、5万亩经果林)的产业布局,强化烤烟生产技术指导和烟地深翻轮作,稳定20000亩烤烟种植面积;依托海升万亩苹果基地,通过项目大整合、土地大流转、科技大提升、结构大调整将苹果种植面积稳定在40000亩以上,全力打造“高原苹果之乡”;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在双营村、大山村、莲花村规划连片种植牧草,发展养殖业;加大种养业扶持力度,继续支持2个龙头企业、34个专业合作社发展,培植新型种养业主体,全面开展牲畜防疫检疫工作,进一步争取农机具下乡补贴,增大农机拥有量,提升农业机械化程度,打造农村产业发展升级版。
三是加快推进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在农旅结合上实现新跨越。以海升万亩苹果基地、麻窝山风电旅游场、木营奇石园为核心编制全镇旅游发展规划,加强景点宣传推介,形成苹果花海、采摘体验、农家休闲、奇石观赏等品牌项目,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建设一批乡村休闲旅游配套设施,包括休闲广场、观光步道、农家乐餐旅馆、农家超市、垂钓体验园等内容,快速形成特色接待网络和服务体系。扶持一批特色产品加工企业,按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的原则,借助小额贷款、“群星贷”、“特惠贷”等政策优惠,创造条件让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加工企业发展起来,重点扶持土特产品、酿酒、根雕、奇石、工艺品加工销售等内容,带动贫困户就地就业,助农增收的同时也丰富乡村旅游内涵。
记者:您将如何贯彻此次会议精神?
马朝晖:2019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迤那镇将深入贯彻此次人代会精神,在自治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在脱贫攻坚的号角声中决战决胜、高歌猛进,率先打赢脱贫攻坚这场输不起的硬仗,为全县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全面小康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