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打好脱贫攻坚战
作者:马召凤 时间:2019-01-18 阅读:216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打好脱贫攻坚战
——访威宁自治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马仲华
记者 马召凤
在自治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期间,记者就石门乡脱贫攻坚工作采访了人大代表、自治县委常委、石门乡党委书记马仲华。
记者:马书记您好!请您谈谈参加会议的感受?
马仲华:学习了市政协副主席、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陈波同志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后,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报告对2018年工作进行了回顾,并提出了2019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为2019年的工作安排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县人大代表,我为全县2018年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和自豪,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按照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要求,履职尽责,带领群众脚踏实地苦干实干,勇于担当作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记者:结合报告所说内容,请您谈谈在过去的一年里石门乡取得哪些发展?
马仲华:石门乡作为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首,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过去的一年石门乡在省、市、县的持续帮扶下,干部群众苦干实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底的45.97%下降到现在的8.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6734元上升到2017年末的8470元,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过去一年,石门乡实施全乡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今年将实现户户通自来水;新建和改造各类道路60余公里,即将实现组组通公路;中石高等级公路即将建成通车,从石门到威宁县城由原来的4小时车程缩短到70分钟;实施全乡通讯提升工程,全乡4G网络覆盖95%以上。易地扶贫搬迁方面,已累计搬迁439户1866人。产业扶贫方面,经过这几年的不断努力,仰天窝马铃薯种薯扩繁基地、烤烟基地、畜牧产业基地、蔬菜产业基地、团结村大蒜种植基地、电商扶贫实训店等逐渐走向成熟,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托起了石门乡产业扶贫大格局。除此之外,全乡优化设置17个校(园)点,实现学生就近就地上学。医疗方面,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完成贵州民居改造3000户,实现全乡群众住有所居、住有所安。抓实“10+N”个一批就业扶贫,全乡共开发各类就业扶贫公益专岗321个,吸纳贫困户就业198人。
记者:请您谈谈在2019年,准备如何发挥自身作用、采取什么措施带领石门乡人民脱贫致富。
马仲华:下步工作中,我将结合石门乡实际。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全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新石门,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奋进。
着力推进产业就业这个抓手。牢牢把握“八要素”,进一步提高扶贫产业组织化、专业化、科学化水平。结合近年来实践效果较好的产业,规划2019年创建女姑村“畜—菜”有机高效循环农业示范园、女姑村“草—畜—沼—菜”有机高效循环农业示范园,推广种植马铃薯青薯九号优质品种7100亩、樱桃600亩、紫皮大蒜1000亩、草乌500亩、魔芋200亩。稳定2018年调减玉米11000亩成果,引导广大贫困农户“换穷业、拔穷根”。
着力夯实基础设施这个保障。计划再实施水利巩固提升项目8个,实现稳定供水全覆盖。计划新建蔬菜交易市场1个,新建产业路77公里,配套农业水利设施覆盖1000亩,提高产业抗风险能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10个,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实施乡村振兴打好基础。
着力抓好党群同心这个根本。进一步加大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力度,扎实抓牢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持续用好“三会一课”等一系列“好办法”,用活“三级自治”、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等“新办法”,把广大群众聚集到脱贫攻坚战中来。借力“外援”,用好“内贤”,动员各方力量合力攻坚。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掀起大众创业致富、万众脱贫奔康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