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1-18

消除知识贫困 助力脱贫攻坚

作者:岳刚 时间:2019-01-18 阅读:205


 消除知识贫困 助力脱贫攻坚
——访政协第十四届威宁自治县委员会委员葛军
记者 岳刚

 
  政协第十四届威宁自治县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期间,记者采访了政协委员、自治县委党校副校长葛军。
  记者:葛委员,您好!请您谈谈参加此次政协会议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作为政协委员,您将如何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
  葛军:开幕会上,市委常委、自治县委书记肖发君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他从把牢政治方向、勇挑责任重担、展现全新作为、强化自身建设四个方面,就如何做好新时代政协工作提供了指南、理清了思路、明确了要求、细化了措施,为今后威宁的政治协商往哪走、怎样抓、如何干提供了科学指引。
  新时代,新作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继往地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动摇,始终践行“两个维护”,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做到同频共振,同党委方向一致、目标一致、步调一致,共同推动各项工作跃上新台阶。
  作为一名基层政协委员,我一定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按照《政协章程》赋予政协工作的职责和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职,真正做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为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作出新的贡献。
  记者:您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是如何做到参政议政的?
  葛军:人民政协承担着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重要职责。政治协商“商”什么,参政议政“议”什么,如何“商”到点子上,“议”在关键处,切实发挥政治协商的功能。这就要求每一位基层政协工作人员必须放下架子、迈开步子,深入民间,反映民意,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谱,当好民意的“发声筒”。将人民群众的呼声疾苦了解清、掌握透、搞清楚、弄明白,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发挥“商”的功能、“议”的作用。正如肖书记指出,在具体工作中必须“深入细致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现实情况、摸清真实情况”。唯有这样,也才对得起政协前面的“人民”二字。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要牢记自己的使命与担当,必须不弃微末、不舍寸功,落在细上、落在小上,做到挖真问题、找真药方,当好社会的“听诊器”。一步一痕,尽自身的微末之功,为群众、为社会、为国家,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件小事,把使命与担当融入生活、融入工作、融入角色之中。唯有如此才能“找准党委政府所需、人民群众所盼、人民所能的结合点”,才能在“打赢攻坚战、建设示范区”中勇挑重担。
  记者:请您结合县委党校的工作实际,谈谈在今后该如何消除知识贫困、助力全县脱贫攻坚。
  葛军:要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努力改善贫困人口获取知识的条件。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兴办职业教育,突出重点,突出实际需要,努力提高青少年学习运用适用技术、学习运用现代科技知识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要加大对通信网络的投入,实现通信网络全覆盖,并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通信网络的使用率。要进一步强化农村书屋建设,实现村村和组组都有农村书屋,政策类、技术类、现代科技知识类等方面的图书是农村书屋的显著特点。
  要加大对贫困农户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贫困农户的发展能力。充分整合利用广播电视、标语条幅、农村书屋、互联网和农民(市民)讲习所等,加强宣传引导,加大对贫困农户的培训,并进一步规范培训内容,重点突出党的方针政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实用技术、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技知识等方面的教育,从而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提高他们获取、吸收、交流知识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谋求发展的能力。
  要千方百计壮大和培育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在消除知识贫困中的引领作用,努力提高人才资源的服务范围和服务水平。要积极引进行业紧缺人才,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培育人才,对制度进行创新,激励人才为威宁脱贫攻坚作贡献,积极通过完善制度保障和激励机制,鼓励本县在外地工作的人才回到家乡参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