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泥土芬芳里讲出思想光芒
作者:沈光勇 朱勋建 时间:2019-01-24 阅读:245
在泥土芬芳里讲出思想光芒
——2018威宁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讲习综述
本报记者 沈光勇 通讯员 朱勋建
迤那镇中海村,把农民讲习所办在“村社一体”合作社上,并创建了讲习实训基地,把全村86户贫困户组织入社,种植220亩葡萄和3000余亩苹果,让贫困户快速实现产业脱贫。
石门乡女姑村,把农民讲习所办在“十户一体”上,户长以“夜总会”方式,经常把10户贫困户集中起来讲习养牛技术,并组织抱团创建3800平方米的养牛场,养牛81头,10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五里岗街道寒洞、白岩等农民讲习所,一年组织讲习萝卜、马铃薯等种植技术50余场次,培训群众3800多人次,带动600多户群众种植萝卜和马铃薯,让群众生产技能有了大变化。
威宁的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讲习,在泥土的芬芳中,“通天线”讲出思想的光芒,让村民习真本事。农村院落讲,田间地头讲,走村串户流动讲,讲出真金白银。
这是一年来,威宁借助各级活动阵地,建设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如火如荼地开展讲习活动的真实写照。
加强源头组织管理培训 一年讲习成效卓著
“加强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工作,进一步助推脱贫攻坚同步小康”,这是县委发文定下的主基调,要求持续推动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讲习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化。
一年来,威宁严格贯彻落实省、市系列文件精神,持续推动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工作向纵深发展,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讲”出新动能、新状态,“习”出新作为、新成效。
规范讲习员队伍建设,在整合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的基础上,建立县级讲习员库,由县直各单位、乡(镇、街道)、村(社区)层层推荐讲习员人选,经县领导小组审核后建立县级讲习员库,目前的县级156名讲习员中,政策讲习员90名,技术讲习员51名,文明讲习员15名。各乡(镇、街道)比照规范建设乡、村两级讲习员库,目前共有乡级讲习员496名,村级讲习员2395名。
组织讲习员培训,提高广大讲习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着力解决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讲习的实际需求。去年3至5月,由县委宣传部、县委组织部牵头,依托县级讲习所(党校)平台,对全县乡、村两级三类讲习员进行了4期集中培训955人,培训内容涉及党的十九大精神、农村实用技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乡风文明建设等。去年6月,由县委宣传部邀请省级讲师对县、乡两级168名讲习员进行了意识形态领域相关知识培训。去年10月,县委宣传部又邀请省级讲师对县、乡、村三级165名讲习员骨干进行了培训。同时选派5名讲习骨干参加省委宣传部、省委讲师团组织的讲习员骨干培训班4期培训,3名讲习骨干参加市委宣传部组织的讲习员骨干班培训。
开展大讲习活动,按照县级讲习员深入乡、村讲,乡讲习员进村讲,村级讲习员在本村讲的要求,运用固定讲习、流动讲习、空中讲习和云上讲习,在全县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策法规、脱贫攻坚思路、农村发展举措、农村适用技术等大讲习,形成处处是讲习所、人人是讲习员的大讲习格局。
一年来,共开展各类讲习1.36万余场次,累计培训基层干部和群众58万余人次。
讲出新气象 习出新成效
“小小讲习所,脱贫大课堂。讲出新气象,习出新成效。”
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让干部更接地气,让群众思想更解放,让脱贫攻坚更精准,宣讲方法多样化让群众发生了“五大变化”,且群众参与主动积极,讲堂气氛活跃。
么站镇、黑土河镇等地,将讲习所办在基督教堂里,向信教群众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共宣讲脱贫致富路子、讲农业实用技术50余场次,培训群众2800多人次,让群众思想意识有了大变化。针对部分群众存在“庸懒散等靠要”思想,开展了各级农村思想教育讲习800余场次,创业励志讲习200余场次。“自力更生,勤劳致富”讲习1200余场次,受众8万人次,调动了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部分群众生产技术落后、生产管理方式粗放、致富能力不强,讲习所则开展种植类技能讲习,共覆盖全县16万人、养殖类技能讲习覆盖6.8万人、其他类技能讲习覆盖1.5万人,让听讲群众都学到至少一门技术。
石门乡新营苗寨自管委讲习所创新讲习方式,每周升国旗、苗语唱红歌,在全体村民中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活动,更新了群众思想观念,让自管委全体群众除陋习、树新风,告别脏寨子、离开黑屋子、住进新房子、过上好日子。
在农村环境卫生方面,各级讲习所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政策感恩类讲习800余场次,民主法治类讲习1500余场次,家训家风类讲习500余场次,团结和谐类讲习450余场次,受众9.8万人次。
针对部分机关干部基层经验不足、不懂农业农村工作等,按照各级领导干部讲习层层全覆盖的要求,全县各级党政干部、驻村干部、第一书记通过“三进三增”的方式全面开展讲习,既转变了干部工作作风、提升了工作水平,又密切联系群众增加群众感情。培养造就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三农”队伍。(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