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1-28

水与鸟

作者:许定华 陈武帅 时间:2019-01-28 阅读:446


 ●特别推荐·报告文学
水与鸟
本报记者 许定华 陈武帅


海枯海涨
 
  天空下的一面
  清澈的镜子
  大地上的一颗
  多情的眼泪
  ……
  这首歌词对应的歌名,叫《天空下的草海》。
  《天空下的草海》歌声响起,草海人心里就涟漪泛起,波涛荡漾。
  这是草海人的感受,更是江赶洪的感受。
  古稀之年的江赶洪,身体硬朗,面容慈祥,一脸花白胡子煞是好看。放牛,喂猪,种粮,一辈子忙成习惯,他闲不下来,始终。
  这位1947年出生的老人,真切见证了贵州威宁草海的变迁。说起草海,老人感慨不已,话闸子一开,就没个完,刹不住。
  江赶洪的祖上是明洪武年间迁徙到草海湖畔的,至今已历16代人。草海湖畔的那些故事,在江家代际传递,一个家族口口相传的故事,已成为弥足珍贵的草海史。
  600多年时间,沧海桑田,潮涨潮落。江赶洪家族的历史,紧紧贴着一个高原湖泊起伏,正如每年迁徙到草海越冬的黑颈鹤,总与草海有着很多很多的关联。 
  草海有多美?
  有首歌这样唱:一千只黑颈鹤跳舞的地方……一叶轻舟银河走,草海在天上……基于水与鸟的相生相伴,世界鹤类基金会把草海称作“皇冠上的宝石”。
  草海有多大?
  长辈告诉江赶洪,以前的草海,如果围着湖边转一圈,要走三天,就算骑马也要一整天。
  草海有多清?
  江赶洪说,小时候荡舟草海,可以清楚看到湖底水草和水草里自由自在的鱼儿。
  草海有多净?
  江赶洪肯定地说,直到1980年前,家里的饮用水都是直接从草海里取来的,直接喝也从不害怕生病。
  草海有多神秘?
  江赶洪说,宫地梁子(草海北坡)传说是草海小白龙嬉戏打滚形成的梁子,威宁城的南门前,据说有棵柳树挂住草海龙的鳞片,龙一转身,就砸出吴家岩偌大一个落水洞……
  草海有多“富”?
  资料显示,草海是中国Ⅰ级重要湿地、世界十大观鸟基地,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胜地之一。
  关于草海的种种,江赶洪的描述难免真假难辨,但他深爱草海的虔诚,却不容置疑。
  草海水生植物43种,142属,水草农藻覆盖率60%,现有海菜花、芦苇、蒲草、水葱、紫萍、金鱼藻等水生植物40余种,而且还有农藻、盘藻、荆三梭、水葱、水毛花、菖蒲、水芹、两栖蓼、四角菱、金鱼藻、轮藻、水车前、狐尾藻和萍等多种植物。
  人们肯定听说过“冬虫夏草”,但可以肯定的是,听说过“鱼包虾”的人肯定不多。
  何谓“鱼包虾”?
  所谓鱼包虾,就是与冬虫夏草齐名的名贵特产,这在威宁草海就有。
  截至目前,草海已记录到9种鱼类,其中包括鲤鱼、青草和草鱼,同时记录到9种爬行动物(包括竹叶青和水赤链游蛇)和14种两栖类动物。
  草海是百鸟水禽栖集的乐园,鸟类多达228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珍禽就有黑颈鹤、白头鹤、黑鹳、白鹳、白尾海雕等,二类保护珍禽有白琵鹭、鸢、白尾鹞、游隼、红隼、灰鹤、短耳鸮等10余种。
  海枯,海涨,草海的生成,消亡,复苏,在历史上循环多次。
  15万年前,天地苍茫,草海发育为构造岩溶盆地。
  早在更新世初期,草海曾是长江上游一级支流洛泽河的河道。中更新世纪未,由于地质构造运动,草海断块下陷,从而积水成湖,一个由构造活动阻断河流的构造阻塞湖草海,就这样生成了。
  之后,由于草海下游地区的地下裂隙及落水洞等岩溶作用,草海漏水,成为无水盆地——在距今3000多年前,草海曾一度消亡。
  史料载, “乌撒城西、南、北面具有海田,广袤数十里,在昔可耕”,1395年,“诏卫兵屯田其中”,1622年,“群民牧马其中”。这说明,数百年前的草海仍是水丰草茂、牛马成群的富饶盆地,风吹草低现牛羊。
  《威宁县志》载,1857年夏,“落雨四十昼夜,山洪暴发,水淹盆地,大水涨至城南斗姆阁门外”,淤塞落水洞,形成南北两海,草海从此复苏。
  因此,人们今天看到的草海,年龄其实不过160多岁。
  新中国成立后,草海经历“围湖造田”之厄,几近干涸。
  江赶洪十来岁时,草海水域面积还很大,现在的六洞桥、江家洼子等地都被湖水淹没,草海最大水面面积达到45平方公里。(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