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牢工地“安全网”
作者:方国俊 时间:2019-01-28 阅读:190
织牢工地“安全网”
——中交二航局威宁项目部安全管理工作扫描
通讯员 方国俊
走进云贵高原乌蒙山腹地威宁大地,中交二航局威宁项目部就扎根在这里,他们在为威宁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建设着安置房。面对工地现场施工诸多安全困难,他们织牢工地安全网,为项目建设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制度管人 刚柔并济
中交二航局威宁项目部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包括五里岗D区和祥和佳苑2个项目,面积近30万平方米。面对施工范围广、施工人员多、交叉作业面多等困难,该项目部以安全制度的刚性约束为经线,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为纬线,将安全网织牢。在制度刚性约束上,该项目部编制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目标责任书》等,把制度安全网织得“密密实实”,为工地施工顺畅奠定了良好基础。在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上,施工现场每台塔吊、每栋楼层洞口及临边防护、每一处的脚手架……项目安全员都要逐一巡查确认是否安全运行,工作人员每天在工地上至少走1到2万步6公里以上,不放过一个角落,不马虎一个细节,不降低一个要求。在平时安全巡查中发现的工人未按要求佩戴各类防护用具等情况,项目安全员都要逐一耐心讲解其危害性,亲自动手为工人纠正佩戴方式,提高工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紧盯细节 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
为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工程顺利实施,该项目部突出“三个着力点”。项目部在工地安全管理上主张“忙前”,坚持超前思维,重点做好施工人员进场前的安全教育工作、各项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做到安全风险因素辨识做在前,继而有超前的措施办法,将安全工作忙在前头、忙在平时、忙在具体的施工生产过程中。其次是盯住关键点。工地有11个劳务班组,每个班组都有一个专职安全员,项目部盯住专职安全员这个关键的少数,抓紧抓好专职安全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能提升,主动带头、率先垂范,以安全责任制度为主线强化工地管理,以强基固本为抓手落实安全责任。最后是堵住疏忽点。项目部带着规章制度、规范流程严格执行周检、月检、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检查制度。对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单,责令整改期限,紧盯整改进度,消除安全隐患。
不断创新 提高管理水平
安全工作不仅要实打实,同时还需要不断创新。在复杂、关键的工地安全管理工作中,创新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是关键。为了提高安全管理效率,该项目部创新采取了安全协管员、手机随手拍、安全小喇叭等管理新方法,加强项目施工管理。
自五里岗D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进入千人大会战以来,该项目部迅速组建了12人“安全协管员”队伍,每人负责一栋楼,配合专职安全员认真做好安全生产每日巡查制度。“手机随手拍”将工地现场存在的各项安全隐患、环境设施问题点用手机拍摄相关“镜头”,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发送到微信群,让施工队伍们随时掌握作业现场“第一手”资料,及时调配资源进行隐患排查,确保工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实时化。利用喇叭声音传播速度比人走路快、喇叭的音量比人说话的声音大的优势,在工地上发现安全问题时及时用小喇叭喊话,提醒一线施工人员注意安全,“小喇叭喊话”确保了工地上施工队伍们的安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面对高海拔、日照长、温差大等高原气候的考验,中交二航局威宁项目部全体员工始终坚持“安全为天、品质为王”的施工理念,他们用智慧和汗水为威宁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建起了一栋栋崭新的搬迁房,用辛勤与努力诠释了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