搀扶
作者:李芬 时间:2019-01-30 阅读:224
人还不算多的眼科住院部,消毒水的味儿并没有减少。这里每一个人脸上都是平静的神情,不痛苦、不哀伤,当然也不开心。
我把患眼疾的妈妈扶到床上以后,准备去走廊上坐坐。接连几天往返于学校和医院,既要上课又要赶来医院照顾妈妈,让我深感疲惫。能够感觉到自己大脑木讷,脚步沉重。我坐下来,闭了眼正准备休息一下。
突然,一个小女孩奶声奶气的说话声吸引了我。她的外婆也患了眼疾,刚做了手术,正好和我的妈妈一个病房。小女孩今年四岁了,在病房里却很懂事,她安静地待在她的妈妈和外婆身边,连说话也很小声,她是担心会打扰老人们休息。从一见面,我就在心里默默为她点了个赞,也欣赏这样的母亲,让女儿如此懂事。
我抬头,看到小女孩走在妈妈的身旁,到了转弯处,小女孩突然从妈妈身边跑到外婆身边,拉起外婆的手说:“外婆,来,我牵着您,这样就能找到方向了。”我感觉到干涩的眼睛湿润了。这是多么懂事的孩子,看到外婆需要帮助,马上挺身而出,做了祖母的眼睛,或许在她小时候,她的祖母也是这样牵着她吧。
当她拉起祖母的手时,我看到老人家紧紧地握着孩子的手,步伐更加地坚定了,似乎是有了安全感。我看到孩子的母亲对着孩子微笑,这笑里是表扬、是肯定、是鼓励。
老人家睁不开眼睛,只是嘴角上扬,笑着说:“我的宝贝孙子真乖!这下外婆就不怕了。”三代人就这么往前走,到了拐弯处,小女孩还不忘提醒她的外婆:“外婆,现在我们要转弯了哦。”她自己转了弯,老人家也跟着慢慢转弯。我就这么目送着一家三代人远去,末了才发现,我的嘴角一直微微上扬。
我觉得我似乎没有那么累了,我看到了人之初的善与孝,内心瞬间被填得满满的。
百善孝为先。然而,当践行者是一个孩子时,往往能让人感动。我们也应该像小女孩的妈妈一样,在孩子幼小的心里种下一颗孝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