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搬迁户卯昌云:喜接父母来县城新家过大年
作者:沈光勇 时间:2019-01-31 阅读:1141
1月26日,星期六,农历腊月二十一。这天早上,家住五里岗工业园区安置点D区3号楼1单元16层3号的卯昌云一家起得特别早,他们一家人要赶往老家海拉镇花果村大石头组,接年迈的父母来威宁看新家,团团圆圆过大年。
卯昌云一家五口人,既是整寨搬迁户,又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于2018年10月正式入住100平方米的新家,三个小孩从此得以进城读书,他又在城里的阳光中学找到了帮忙做饭炒菜的活干,一个月能挣2500元,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如今,思路活、适应能力强的卯昌云和妻子祖万会,在城里生活得很自在……学校放假了,卯昌云也就闲了下来,他终于有时间静下心来理一理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责任和担当,并计划着来年的出路了。
“把家安顿好,把孩子照顾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能挣钱,这是进城的三件头等大事。如今,这三件大事都安排好了,心也就闲了。老人困在山旮旯里一辈子不容易,眼看就是年关了,趁他们还算硬朗,就想把老人接上来,让老人看看新家、看看县城的样子,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吃个年夜饭。”卯昌云说。
接老人进城过年,说起来轻巧做起来却难。一难:路又远又险又陡;二难:请父母出山;三难:父母年迈坐车不便。
路到底远、险、陡到什么程度?从县城至黑石头镇至岔河镇再到海拉镇,这是威宁境内出了名的“天路”之一,再从海拉镇沿海元村下到牛栏江底顺江而下到花果村大石头组,一路翻山越岭,山一程水一程,单程就是160公里以上,且处处悬崖陡坎,等看得见家了,还要借助牛栏江上特有的简易交通工具——溜索,顺势滑到对岸才算到家。
在家中,卯昌云还有91岁高龄的奶奶哪儿也去不了,对于他的父母来说,“老母在不远行”的思想是最大的“坎”,其次父母也70来岁并不愿意出山,三则卯昌云还有哥哥在老家。
一家四世同堂,人多意见杂,思想工作难做,奶奶同意了父母不同意,父母同意了哥哥有想法,卯昌云多次陷入两难之境。
卯昌云70岁的老母亲,在牛栏江畔的大石头组生活了一辈子,已经多年没赶场,甚至多年没出过门了,一是溜索上不安全,二是晕车走不了。
为了让父母能到县城过个年,卯昌云不知动了多少脑筋。至于回家的路,他与妻子祖万会商量,采取带三个孩子坐公共汽车回家的方式先到海拉镇,再到街上租车回老家去。第二天接上老人,渡过溜索,再租车取道秀水镇低速赶回县城,这样一来,路况比较好一些,老人也会舒适些。
卯昌云曾提前一月回过一次家,先说服奶奶,让奶奶同意在老家跟哥哥一起过年,并同意她的儿子儿媳陪孙子重孙去城里过年。再说服哥哥,让他同意父母去城里过年并照顾好奶奶。把退路全部安排好了以后,又多次做工作说服父母。如此这般,反反复复做家人的工作,卯昌云才让这一愿望达成。
当天清晨,卯昌云一家五口背上给哥哥家购买的年货,从五里岗工业园区安置点D区出发了,先乘二路公交再转乘一路公交抵达汽车站,赶上早上九点的公共汽车回海拉镇,到海拉镇上时已是中午一点过。
在街上随便吃点东西,一家人坐上租来的微型车往家赶,到达花果村大石头组时,已是下午四点半。这时,他们一家站在云南省会泽县火红乡的牛栏江边,与大石头上的家隔河而望,需渡溜索过河了。
三个不知疲惫的小家伙首先渡溜索过河,兴奋得全然忘记了旅途之苦,也不畏渡溜索过河的凶险,还不时在溜索上回过头来顽皮地伸舌头、扮鬼脸。
听闻卯昌云一家回乡的消息,村里人纷纷来到河边帮忙。
“晚上就当请大家过年了。”回到老家,卯昌云跟前来帮忙的大伙戏笑着说。是夜,一桌子菜,一屋子人,热热闹闹聊天,痛痛快快喝酒,欢欢喜喜敬烟。
看到卯昌云一家的幸福日子,在城里分到房又回老家住的乡邻们心动了,也想行动了,更想把家里的老人全接到城里过年去。
大伙纷纷说:“天干饿不死勤苦人,在这大石头上斗了十几代人了,也没饿着更没冷着,还愁在城里找不着一口饭吃,卯昌云能干的,我们也能干。”
“共产党太好了,国家政策太好了,感谢党感谢政府嘞,修起高楼大厦免费分给我们,比老家这破土坯房不知强了多少倍,我一定要去好好看看,好好瞧瞧,好好过个年。”卯昌云的父亲卯稳树眯着眼睛说。
第二天清晨,卯昌云首先让他的大哥渡过溜索,好在河这边接应父母,他一边叮嘱年迈体弱的母亲单手抱紧滑轮,一边帮忙给老人系上保险绳,这是祖祖辈辈走出村庄的唯一通道。
一家人一个一个地渡河,足足花了半小时。在卯昌云渡河时,他的母亲坐在河边的一块平石上,静静地朝着河对岸张望。她是担心儿子的安全?还是不舍地看着这住了一辈子的石头悬崖上的村落?不得而知,谁也不愿意也不舍得去打破这宁静而祥和的画面。
在卯昌云和其妻祖万会的搀扶下,两位老人登上了回城的微型车,城里有他们向往而一辈子都不敢想的高楼与白墙,也有他们对儿子孙子的牵挂与念想。
如今,两位老人已经抵达五里岗工业园区安置点D区3号楼1单元16层3号室,听儿子讲城里的创业故事,听孙子讲上学的故事,走走看看家里的每一个房间,但二老最爱的,还是阳台上的大红灯笼和电视背景墙上的中国结。
“这楼太高了,这墙太白了,这灯太亮了。”卯稳树不时指指这,指指那,乐呵呵地说。

1月26日,卯昌云一家抵达海拉镇,在街上转车时把年货装到微型车上。

1月26日,卯昌云抵达云南省会泽县火红乡的牛栏江边,对岸是海拉镇花果村大石头上悬崖峭壁下的老家。

1月26日,卯昌云把大儿子通过溜索渡过河去,这是回老家与出行唯一的通道。

1月27日,卯昌云的母亲渡过了溜索,正坐在江边的一块平石板上,不舍地守望着河对岸。

1月27日,等所有人都安全渡过溜索,卯昌云一家又忙碌着把家里带的年货搬上车,回县城的新家。

1月27日出发前,卯昌云把年迈体弱的母亲扶到了副驾驶的座位上。

1月27日,卯昌云一家安全抵达五里岗工业园区安置点D区3号楼前,卯昌云扶母亲下车。

1月27日,卯昌云的母亲在孙子引导下上楼梯。

1月27日,到新家后,卯昌云的父母舍不得坐下来休息,在各个房间到处张望,他们最喜欢阳台上的红灯笼。

1月27日,等两位老人累了坐下来休息时,夜幕已经降临,小城早已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