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2-02

新家 新年 新气象

作者:杨静 时间:2019-02-02 阅读:198


 新家  新年  新气象
——五里岗易地扶贫搬迁户王兴田的搬迁故事
记者 杨静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这天,威宁县城阳光明媚,记者走进五里岗易地扶贫搬迁点阳光新区,一栋栋高楼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好看,小区广场上还能看见不少人正悠闲地聊着天,在小区宽阔的小道上,随时可听见搬迁群众们的欢声笑语,处处洋溢着祥和快乐的气氛。
  王兴田,阳光新区A区6栋2单元的住户,也是易地扶贫搬迁的受益者。据他介绍,他是2017年4月份从老家龙场镇同心村搬进五里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搬进小区半年后他就被应聘到社区物业公司当保安,现在还兼任五里岗社区主任助理,当保安和社区干部工资加起来每月有4000余元。
  “假如一直待在老家,只能没日没夜地做着农活,种出来的包谷洋芋还不值钱,勉强维持生计是没问题,但想要致富,那不可能。”王兴田说。
  笔者随后参观了王兴田的新家,他的新家卧室、客厅、厨房加起来有120多平方米,共4室2厅,家中沙发、电视、烤火炉等家具电器一应俱全。
  “想想以前在老家的时候,日子过得真的很辛酸,别说有这些像样的家具电器,就连住房也是简陋得不行。”王兴田不愿意回忆老家的生活状态,“可不是,当时我们就算是回个家,也只能走路,因为通往家门口的道路太狭窄,并且是泥路,别说小车,就连摩托车也进不去。”他的妻子林美花抢过话头介绍了老家的实际情况。
  现在,王兴田每每想起老家的状况,也总是不停地摇着头。其实早些年,他就想过,一定要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带着老人和孩子进城过过好日子。
  2017年4月份,易地扶贫搬迁像春天雨露一样撒向王兴田家,这个政策无疑带给他们家进城致富的希望,他当时就立志,一定要在城里面大展拳脚,告诉所有人,他进城的决定是对的。
  “当我听到我在城里面有房子了,别提多开心了。我当时迫不及待的带着老婆孩子先进城看了新房。当站在小区楼下看到B区6栋时,我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我知道,这栋楼里有了我的落脚处,老人孩子再也不用在老家受苦了。”王兴田在说到刚要搬进城的情况时,依然很激动,阳光新区承载着他们一家的幸福。
  搬进新家后,王兴田除了布置新家外,还到小区的就业指导中心询问工作情况。他知道,搬进城只是过上好日子的第一步,要想长久的待在城里面,就只有在城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半年后,他如愿找到了工作,被应聘到社区物业公司当保安,他工作勤勤恳恳,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还当上五里岗社区主任助理。
  不仅这样,他的妻子林美花也被安排在雪榕金针菇厂上班,每个月的收入有2000元。
  为了让整个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王兴田的父亲王万才和母亲马菊花也没有闲下来,趁着老两口精力还足的时候,在五里岗社区A区农贸市场租了一个摊位卖蔬菜,每个月辛苦下来还是能有不少于2000元的纯收入。
  “实际上,搬进城里面,我觉得对我们家最有帮助的事情是解决了我家两个孩子的教育问题。”林美花在诉说到搬进城的好处时,总不停地说到国家政策和城市教育。她说,在老家,孩子去上学要走近2个小时的山路,想起来还是很心疼。
  “我现在威宁七小读六年级,成绩还不错。现在,我学习起来轻松了很多,老师讲授的知识我也很快就能学会。不仅这样,城里的小伙伴也很友好。总之,我很喜欢待在这里。”王兴田的女儿王思艳笑着说。
  “现在,我再也不用跟着姐姐一起走很长很长的山路去上学了,我想一直待在这里,等我长大了挣了钱还会给爸爸妈妈买更好更大的房子。”王兴田儿子王强的一句孩童话说出了易地扶贫搬迁的好处。实际上,易地扶贫搬迁,惠及了太多家庭。
  在阳光新城小区里,像王兴田一样受到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帮助的家庭还有很多。
  据了解,2016年以来,五里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搬迁8566户62339人,涉及29个乡镇(街道)149个自然村寨组;2017年安置点搬迁2786户14031人;2018年祥和佳苑拟搬迁2408户11963人,恒大阳光新城AB区拟搬迁619户3191人,2019年拟搬迁五里岗开华佳苑20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