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年味
作者:杨业琴 时间:2019-02-03 阅读:184
在脚步匆匆的现代社会,到处弥漫着浓厚的商业气息,过年似乎也成为了一种很尴尬的事情,除了家人团聚带来的温馨和快乐之外,实在找不到童年时候一点新年来临的喜悦感觉,一切的庆祝活动都好像是人为刻意的生硬行为,与这一传统节日格格不入。只有在那模糊的记忆中,我忽然闻到了充满泥土气息的年味,充满了人情味的年味。儿时过年的一幕幕场景仿佛就在昨天,让人回味无穷、流连忘返。
岁月匆匆,时序变迁,八十年代的年味,那是我的童年年味。过年很吸引人,不管吃穿,也不管文化娱乐,都比现在的味道浓得多,热闹得多,丰富得多,参与的群众也多得多。
一到腊月,空气中就开始弥漫着过年的气息,满心期待中,大人们的脚步也随着春节的临近变得急促起来。对于我来说,最刺激的就是一到农历腊月间“磨刀霍霍向猪羊”的场景,那杀猪过年的浓浓味道,令我魂牵梦绕。
印象最深的是鞭炮声声辞旧岁,声声鞭炮迎新年。一旦时针走到了0时,家家户户就噼里啪啦的响起了鞭炮,蹬—巴—蹬—巴的响声双响炮,直把天空映得通红通红的。几乎是在同一个时间里,一家接一家,一鞭连一鞭,此起披伏,震天震地,整个村子的天空上都成了花的、彩的、亮的、红的海洋。这意味着新的一年真正开始了,也意味着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有新衣服、新鞋子、还有压岁钱。
尤其是大年初一到初五的这几天,跟着大人四处奔走串亲戚。提着礼品屁颠屁颠的跟着大人,疯一天也不觉得累!领着几块几角的压岁钱,吃着自己喜欢吃的饭菜,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那时候过年,简直是一种奢望,一种享受。
而现在,岁月匆匆,时代巨变,年味却淡薄了,文化活动也少了,已没有曾经的那么期盼,年似乎也只是一个节日的标志。不仅还念妈妈的年夜饭,更怀念童年的纯真和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