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2-12

守护万家平安

作者:周星 时间:2019-02-12 阅读:318


   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但消防员们却坚守岗位,严阵以待,时刻准备处置突发的各种事故,确保春节期间的消防安全。
  今年春节期间,威宁消防大队全体消防员24小时执勤备战,恪尽职守,确保一有警情迅速到场,第一时间投入到灭火救援战斗中,默默守护着威宁的平安。


守护万家平安
——春节期间消防员坚守岗位工作速写
本报记者 周星




抢险救援火灾现场




救援现场


  新兵尖子褚少雄:勤练苦练,只为出征能打赢
 
  大年三十晚上,吃过年夜饭,褚少雄正准备给家里人打电话时,警铃响了,他赶紧关闭手机,和战友们一起赶往小海一家民房住所救火。
  10点出警,火速到达现场。
  现场火势凶猛,当班指导员沉着指挥,褚少雄和战友们并肩作战,3个小时后,火情全面得到控制,没有人员伤亡。 
  凌晨两点,褚少雄和战友们回到住所,洗漱完毕躺在床上,他想给父母打电话,又怕打扰他们,他给母亲发了一条春节问候的信息。
  第二天一早,褚少雄收到母亲的回复:“儿子,新年好!别担心家里,我和你爸在家里挺好的,放心吧!在那边好好干,要听领导的话,好好学习!”
  19岁的褚少雄是河北石家庄人,2018年2月来到威宁消防大队,每天,褚少雄都和战友们一起训练,他勤奋好学,是新兵队伍里成长最快的消防员。
  “消防队员是个高风险职业,对体能和技术的要求也很高,所以我们必须长期保持最好的状态,不能懈怠。”褚少雄说。

  班长白宝强:过年不回家,因为我是一名消防员
 
  初见白宝强时,他正在操场上打篮球,这个1 .8米的山东大小伙脸上洋溢着满满的笑容。
  自2011年踏上消防工作岗位以来,白宝强春节就没回过家,过年这事儿对他来说更多的是“神经紧绷”。
  当记者聊起对家的思念和对父母的想念之情时,白宝强眼里泛起了泪花。
  2011年9月,白宝强的母亲得了严重的脑血栓,那时恰逢他在毕节消防支队集训,期间,他抽空给家里打了几次电话,均是父亲和姐姐接电话,他想和母亲聊两句,家人总是找各种理由搪塞。
  2013年1月的一天,他再次给家里打电话,已经1年多没有和母亲通话的他终于发脾气了,他要求家里人必须让母亲接电话,直到此时,他才知道,母亲一年前得了严重的脑血栓,不会说话了。
  那一刻,白宝强崩溃了,当他通过照片看到母亲的时候,他嚎啕大哭。
  那一晚,他在消防队的操场上哭得撕心裂肺。
  第二天,白宝强依旧和战友们一起奔赴在火灾扑救的战场上。
  9年来,白宝强和战友们一道坚守岗位,他说:“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有担当。过年不回家,因为我是一名消防员。”
 
  副指导员杨承毅:家庭事业两难全 ,坚守岗位不松懈
 
  杨承毅是威宁消防大队副指导员,20岁不到离开老家重庆, 12年来,他先后在毕节、纳雍、大方、威宁工作,但他仍操着一口浓郁乡音。
  今年2月2日,杨承毅和相恋了3年多的女友结婚了,队里准假3天。2月4日(大年三十)那天,妻子正在帮他收拾行囊,准备回家过年,突然接到队里的电话:队里今年值班有变化,他被安排在正月初三开始值班。
  12年没有回家过春节的他,本来打算回家多住几天,但这个值班电话一接,他只能陪伴家人度过2天的新春佳节。
  “她嫁给我可是吃苦了,我们恋爱3年,见面的时间加起来不到42天,我们基本靠电话联系,以至于有时候她都觉得我不是一个 ‘真实’的人。”聊起妻子,杨承毅声音有些哽咽,“我们都是独生子女,我和她聚少离多,她要照顾我们两边的四位老人,操持家务,对于家而言,她的贡献比我大得多。”
  正月初二,杨承毅回到威宁,回到自己的岗位履职。
  “春节是用电、用火高峰期,一旦不注意安全,极易引发火灾”,杨承毅说,“春节期间,警情增多,一旦有突发状况,我们要在1分钟之内车辆出库、整装出发。威宁辖区面积广,哪怕是零星小火情也有可能酿成大灾,把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让他们过个好年,我们才能踏实。” 
  据悉,春节期间,威宁消防大队接警8起,其中火警出动7起,抢险救援出动1起,出动车辆8辆次,出动人员56人次。其中抢救被困人员1人,疏散被困人员45人,抢救财产价值18万元。
  像褚少雄、白宝强、杨承毅这样的消防员,常常奔波在抢险救援第一线,他们没有“上班” “下班”的概念,也没节假日,只要警铃一响就要投入战斗,特殊的职业赋予了他们特殊的使命,他们每一天都坚守岗位,时刻准备着冲向灾情第一线。在此,让我们向坚守一线的消防队员们致敬!并道一声你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