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1+X”开启脱贫攻坚新模式
作者:沈光勇 文贵 时间:2019-02-13 阅读:245
“党建1+X”开启脱贫攻坚新模式
——东风镇加强党建扶贫助推同步小康侧记
记者 沈光勇 通讯员 文贵
时下,走进东风镇三庄村,置身于贵州屋脊的群山环抱中,游走于千里乌江源的上游河谷里,冬寒已退,春晓更早,时有李杏芳菲,蜂舞蝶闹。这里地处东风镇东北面,距政府所在地约25公里,总面积6.89平方公里,共252户1143人,党员15名。
近年来,该镇推行“党建+X”模式,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新成效。
“党建+合作社”,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为了打好基层班子建设这张牌,选好“领头羊”,东风镇下派乡镇干部李民到三庄村任党支部书记,进一步加强了三庄村班子建设,强化优化了基层组织力量,切实提高了班子的素质能力。
不但如此,三庄村还在阵地建设上下功夫,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设施建设,为村民提供文化、教育、娱乐等公益服务场所,为村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开展学习及其他活动提供阵地保障。同时,积极吸收知识青年向党组织靠拢,逐步实现党员干部的年轻化。
“两年来,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坚持党建统领,以‘党建+合作社’为依托,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带头示范落实到群众中间,围绕镇‘五园’‘四带’规划建设思路,积极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党建扶贫助推同步小康的发展致富之路。”县城管局派驻东风镇三庄村第一书记陈磊说。
“我们村进一步强化党支部堡垒作用,从‘选书记、管队伍、建组织’入手,以‘1+X’党建模式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优化壮大了基层组织力量,真正做到大事有支部,小事有党员,围绕党建兴经济,围绕党员兴产业。”东风镇三庄村党支部书记李民说。
据介绍,三庄村以‘党建+合作社’为依托,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种养殖,全村养牛户增加30%,户均实现养殖一头牛。同时,该村在上级各部门的指导下,根据气候条件、土壤状况等,认真谋划产业布局,采取“村社一体”组织村民种薯种植2000亩,人均增收550元,村集体经济分红2.1万元。
“党建+讲习所”,抓好党员干部学习阵地
在转变思想观念上,三庄村以“党建+讲习所”为学习阵地,把新时代脱贫攻坚讲习所作为党员干部群众的练兵阵地,以“三会一课”为抓手,将主题党日与“两学一做”有机结合,从严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员群众教育培训,转变农户思想观念,培养一批新时代的新农民。
工作中,三庄村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制定学习计划,建立学习制度,从严开展好学习教育活动。抓住镇宣讲团集中宣讲的机会,组织广大党员群众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中央、省深度贫困地区会议精神。并充分利用结对帮扶、第一书记入户走访等多样形式,将精神、政策宣传到每一户贫困户。
在不断的宣传、动员、走访中,三庄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坚持走机械化、产业化农业道路,在农业增效增收中,改变着当地群众的思想观念。
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硬任务。引导产业转型,推动脱贫攻坚,这是必由之选。该村把农业发展作为谋划全村工作的主要抓手,解放思想、立足实际、转变观念、共谋发展,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三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型的新路子。
“党建1+X”模式,开启脱贫攻坚新模式
三庄村在“党建+”模式下取得的典型经验,正是东风镇以基层党建为核心,以农业产业发展为导向,充分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建1+X”模式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缩影。
近年来,该镇注重理论实践的学习运用,加强“党建+讲习所”建设,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遍地开花,“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从严落实,加强学习教育和思想建设,强化了宣传引导,推动了文明和谐,深化了理想信念教育。
在“党建+产业”方面,该镇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入手,根据各村条件,做好因村施策,按照“一城三建四带五园六个一”规划继续实施好产业发展,立足长远,谋划于未来,并结合“54321”结对帮扶方式,督促贫困户将脱贫资金用在产业发展上,推动脱贫攻坚。
2018年,该镇积极争取辣椒、种署、苹果等项目,组织村民种植辣椒4000亩、商品薯20000亩、种薯2000亩、苹果2000亩、板栗2000亩、花椒4000亩、李子600亩;借助恒大帮扶契机,建成大棚419栋,能为全镇419户贫困户实现分红增收。
在“党建+村集体经济”方面,创新探索管理模式,紧紧围绕利益分配,强化政府管理,运用市场规律,完善分配机制,建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分配合理、群众受益的管理机制。并加大对镇村干部、致富能人、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等人群的培训力度,特别是培养村干部有担当、想干事、能干事。
2018年,各村(社区)集体经济积累均在3万元以上,其中部分村(社区)营业收入已初现成效,黄泥村通过村级免烧砖厂抽取分红6千元,鲁章社区入股大棚种植辣椒获得分红4.8万元,三庄村入股村社一体合作社种植种薯获得分红2.1万元。引导格书社区建成小龙虾养殖基地一个,建成元木社区家政公司一个。
在“党建+基础设施”上,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到“事事有党员,处处有监督”,全力推进民生事业发展。
2018年,该镇实施组组通公路69.5公里,涉及全镇15个村(社区);投资245.18万元铺设主管道58034米,入户管道36069米,修建小水窖24个、爱心水窖30个,解决三庄村、营坝村、拱桥村、天桥村、玉塘小学、开坪村等14个点499户45682人安全饮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