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海湖畔飞出的百灵鸟
作者:杨静 时间:2019-02-15 阅读:695
人物档案:
孔祥莎,贵州威宁人,中共党员,贵州省90后民族青年女歌手,贵阳市音乐家协会会员,贵州省十佳歌手。代表作有《生态黑土河》《敬茶歌》《晒月亮》等,曾在2013年7月荣获“中国好声音”贵州唱区7强。
2019年2月5日,孔祥莎携原创歌曲《晒月亮》登上中央电视台旅游卫视,参加中国乐坛“一城一歌喜迎新春”春节联欢晚会。
草海湖畔飞出的百灵鸟
——威宁籍青年女歌手孔祥莎的音乐之路
本报记者 杨静


“月亮出来亮汪汪,月亮下面山花香。哥哥妹妹来相会,掏心出来晒月亮。月亮挂在天上,木叶吹得心痒痒。哥哥一句悄悄话,说得妹妹耳朵烫。耳朵烫欸,拉起哥哥衣裳角,汗在妹妹手心烫,勾起哥哥手指头,脚慌啊呢心也慌。月亮就在天上,爱已经生长,哥哥妹妹晒月亮,妹妹要做哥新娘。”
2月5日,孔祥莎带着这首原创歌曲《晒月亮》登上央视舞台,并在央视舞台之上唱响。她用自己清脆、悦耳的歌声向全国人民证明威宁歌声的原生态,她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威宁民歌也能走向全国。
聚光灯下,山妹子倾情演唱
2月5日,正月初一凌晨5点28分,对孔祥莎来说,是极有意义的时刻,因为,她终于可以在聚光灯下完成自己多年的梦想。作为一个刚刚走向音乐舞台的年轻女歌手来说,能参加录制中央电视台旅游频道央视主办的春节联欢晚会是一件多么难得和兴奋的事情。
“聚光灯下倾情演唱,是我多年来的梦想,站在舞台上,我突然感觉自己不再孤独,有这么多观众关注着我,我是自豪的。”孔祥莎一直以来都在为自己的音乐梦想努力、奋斗,她告诉记者,她想成为一个既平凡而伟大的歌手,她会不断地找寻自己的音乐特点,不断前进,为喜爱她的观众唱出不一样的音乐。
“小时候,我总是很羡慕哪些站在舞台上给别人唱歌的歌者,他们在聚光灯下是多么耀眼。那时候我就想,我一定也要站在舞台上,要让大家都能听到我的歌声。”孔祥莎是一个毅力坚决的女孩子,她有着不服输的性格,她相信她只要努力,再难的事情也能办到。
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孔祥莎在今年1月16日接到中央电视台的邀请,参与该台旅游卫视主题为“中国乐坛‘一城一歌’春节联欢晚会”的录制。
聚光灯下,山妹子孔祥莎身穿一身极具布依族特色的民族服装,蓝色与白色的搭配,意在说明她带给观众的《晒月亮》是多么的纯洁、干净。
据孔祥莎介绍,《晒月亮》本身想要表达的是一对农村的阿哥阿妹恋爱时的情节,单纯、羞涩、纯洁,歌唱对美好爱情的无限的憧憬和向往。
孔祥莎的歌声是清澈、干净、悦耳的,没有丝毫杂质,纯洁得就像山中的百灵鸟一样,惹得人们驻足倾听。
音乐道路,山妹子砥砺前行
都说一个人成功的背后一定有无数个辛酸的故事。
每当提到音乐道路上的辛酸时,孔祥莎总是笑着说,这没什么,只有经历过苦难,成功后才会更加珍惜。可是,在家人、朋友的心中,是很心疼这个性格开朗的山妹子的。
据孔祥莎的高中同学牛祥玲介绍,孔祥莎的家人刚开始是不同意她学习音乐的,在家人眼中,只有踏踏实实学好文化知识,考上一个如意的大学才能有最好的出路。可是,对孔祥莎来说,完不成自己的梦想,她会终身遗憾。
在牛祥玲的记忆中,孔祥莎为了顺利考上自己理想的音乐学院,为了能学习音乐,参加高考艺术考试,她向亲戚借钱,甚至开始勤工俭学。为了练声,不管天寒地冻,她每天清早都会爬上可俯瞰威宁全景的凤山放声大唱,平常还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校园歌手比赛,有时还会参与各大商家举办的宣传演唱活动。
“我爱音乐,就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为了搞好音乐,孔祥莎可以说是竭尽全力地去做,她相信自己能在音乐道路上越走越远。
努力之后,山妹子走向成功
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
2011年,孔祥莎如愿考进了贵州民族大学的音乐表演专业,师从贵州青年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大学研究生导师穆维平学习声乐。
大学四年间,孔祥莎参与过无数次的比赛和省内外春节联欢晚会的录制,不仅这样,由于她的专业突出,成绩优秀,还曾受到时任贵州省省委书记陈敏尔的鼓励,并赠送她一本《汉语词典》。
也许,她对于音乐的执着和对音乐的不断追求感动了上天,从进入大学到毕业后,她走向了不同的舞台,做过选手、嘉宾、评委。
2013年7月,她参与“中国好声音”的选拔赛,并获得贵州唱区的第七名。
2013年8月,荣获贵州音乐广播电视台第二届“金源好声音”冠军。
2015年7月,荣获威宁电视台首届“阳光945,歌王就是我”歌唱大赛冠军,并荣获“威宁歌王”的称号。
2017年3月,受邀担任央视CCTV星光大道贵州赛区总决赛评委。
2019年1月,受到中央电台的邀请,参与录制“中国乐坛‘一城一歌’春节联欢晚会”。
……
种种荣誉、本本证书,都是她对于音乐的证明,“不管前面的路多难走,我也要坚持走下去”,孔祥莎笑着说。
成功背后,山妹子牵挂故乡
实际上,在孔祥莎的多次演出中,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身穿家乡少数民族的服装在各个地方演出。
“我生长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我代表着我的家乡,我要把家乡的民族文化带到全国各地去。”在孔祥莎的印象中,家乡的民族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却在渐渐缺失,她在思忖着能不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家乡本土民族文化做点什么……
在外多年,孔祥莎的威宁口音没有半点改变。朋友们都质疑她为何不在外发展,她说,虽然外面的世界很美好,但始终觉得自己的家乡最好,没有相关部门的资助,没有家乡群众的支持,自己也不能顺利的走到今天。她准备通过自己的努力,牵线搭桥增加威宁人才对外的交流演出,以展示威宁丰厚民族文化资源,宣传家乡人文风情,让更多人了解威宁、走进威宁、建设威宁、发展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