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不怨、方能心安
作者:王平 时间:2019-02-18 阅读:180
抱怨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是负能量,会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在你不断发牢骚的时候,你的身体潜意识就进入一个消极的状态,整个身体都是死气沉沉,这样身体能好吗?有的人总是每天说自己这疼那疼,你会发现,你越说它就越疼,而且发作频率就会越高。若换一下方式,整天都在干自己最喜欢的事,那么你还会感觉不舒服吗?说到这里有人一定会说,谁不想每天都干自己喜欢的事,问题是说可以就可以吗?的确如此,现实的社会不得不让我们每天为自己不甘做的事而忙碌,但是,这是个人心态问题,就看你会不会调整,愿不愿意调整自己的心态了,当然想要调整的话就得先学会不抱怨。
试想一下,假如平均每个人一天抱怨10次,若乘以中国的14亿人口,得出的结果就是中国每天有140亿次抱怨。这只是一天!如果是一周,一个月,一年呢?如果是全世界呢?要是人人都不抱怨,那么世上将消失多少怨气!会减少多少负能量啊!
一年前,我读了一本美国心灵导师威尔·鲍温的最新力作《不抱怨的世界》,令我爱不释手,一口气读完了全书。过后偶尔还要再翻阅一下,感悟颇深。该书确实值得认真学习和领会,让人享受到工作和人生的快乐!这对个人对工作均会受益匪浅。
这本书旨在鼓励人们快乐的工作与生活,而不是抱怨,反映当代人的生活状况,很多人都不愿担当,不承认自己是个爱抱怨的人,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这本书的“传播者”——紫手环。
作者让读者玩了一个游戏,而这个游戏的主角就是上面所提到的紫手环。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你把紫手环戴在手上,一旦你发现自己抱怨了,那就把紫手环从这只手移到另一只手上,一直重复,记录一天你所移动手环的次数,看看你到底是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如果你可以做到坚持21天不抱怨,那么,你就成功了,不要小看这个游戏,这是个挑战,需要一个长期的修炼过程。在你移动紫手环的时候无形中就分散你的注意力,而人的正常反应都是觉得自己又抱怨了,所以想要停止这个行为。而时间一久,习惯也就形成了。
想想现在的工作,日复一日,有时自己很努力,成效却很微小,于是总会在别人身上寻找原因:要求不合理,谁谁不配合,指导不正确,对手太强大……等等,总有各种理由,却无一条是关于自己的,就算有也是运气太背之类的。仔细想想,实在能“抱怨”的永远只有自己,只有找自身的原因才能转化为正能量,才能转化为前进动力。抱怨别人、抱怨外部都是愚蠢、无济于事的,这种消极心理更会使自己永远得不到进步、永远无法取得成功。
爱抱怨的人不招人待见,这个道理人人都知道。如果家庭或单位里有一个人心情不好,那么整个家庭或单位里都是压抑的气氛,你的个人情绪会影响你身边的每个人,像这样的人,他人不自觉的就会反感或讨厌,谁会喜欢让自己不开心的人呢?所以说,抱怨很能影响一个人的人际关系,你每天拉着脸,会让别人看着都难受。不要不相信,你试着换位思考一下,你喜欢每天都唉声叹气的人吗?你喜欢每天都看到沮丧的脸吗?如果你也不喜欢,那就试着玩玩紫手环游戏,让自己不要成为别人眼里的“怨妇”。
很多时候,你会感到不快乐,是由于要求太多却无法实现;很多时候,你会感到很失望,是由于总按着自己的设想臆造客观世界,却发现事实原来不是所想的。想要快乐很容易,珍惜眼前便可;想要满足也容易,平常心接受现实就行。要知足,知足者才能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