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春天,徒步牛栏江
作者:沈光勇 时间:2019-02-20 阅读:380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奔腾的牛栏江,在冬春交替时,也波涛澎湃、日夜不息,自云南嵩明来,过境威宁后,向着金沙江、长江滔滔而去。
千里牛栏江,一路湾流回环,悬崖阻绝,难舍沿岸风光与人家,自然也不会舍了“YOU AND I”。
2月16日,《大哑》诗刊利用周末时光,组织诗歌创作爱好者到威宁县斗古镇中关村一组举行徒步采风活动,亲身体验牛栏江的春意与雄奇,感悟大峡谷的浩瀚与苍茫。
站在关口悬崖边的岩头上,放眼峰际连天,白云苍穹,沟谷陡峭,江水潺潺。呐喊游走间,松风烈烈,笑语阵阵,枯草金黄,奇石满坡。
高寒荒凉、绵延不绝的云贵高原脊梁——乌蒙山脉至此却被牛栏江水一刀切断,从此天各一方,对岸叫云南,此岸是贵州。对河二岸,山对山,岩对岩,如情侣隔河相互遥望,却又百首不聚,千载不离。
行走在悬崖绝壁上的羊肠山道上,真是下山不易上山更难。
下山时,腰椎和膝关节酸痛难忍,脚下的砂砾碎石让人防不胜防,需注意力高度集中踩实每一步。因为险,所以安全。千百年来,此段鲜有安全事故发生。
上山时,要克服重力登山,体力的快速消耗令人汗流浃背、心律加快、牙根发痒,几欲达到运动极限,实在走不动了,便随意坐在山道边的平石上,又是坐下容易起身难,全身酸胀难耐,口干舌燥,两腿无力。
在牛栏江边行走,更不能牛饮般补水解渴和降温。因为空气干燥、紫外线强、运动剧烈等原因,出汗时导致大量微量元素丢失快,如果狂饮累得更快,也会导致肠胃不适。
坐在岔河的两水交汇口,象鼻岭水电站库区尾水已回流至此,一时春水皱碧浪柔。踏过铁索钢板制成的吊桥,坐在桥头上,抬头是绝壁,低头是江水,偶有垂钓者渔鱼江岸。
“牛栏江来牛栏江,江水清清江水黄。江水清时想情妹,江水黄时想情郎。”或许,一首情歌,已无法完全表达牛栏江畔久久流传的情话。或许,牛栏江没有情话,只有封印了千百年来的生之难与艰,诉说着多少世事悲歌和高原儿女的贫苦宿命。
新年应有新气象,新年应有新曙光。
有一种艰难,困羁于山。牛栏江沿岸,生态弱,土地贫,不宜居,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
有一种力量,勃发于山。因为穷,则思变,树挪死,人挪活,搬新家,拔穷根,弃了这旧家园。
回程时,当年运送物资上高岩的机动索兜还在,四级提灌引江水上关口的设施还在,水土保持坡改梯的印迹还在,稀疏的村落也还在,种下的黄果树也还在,只是少了人与炊烟,驮东西的小毛驴也看不见了,这里的乡亲,或许去了外地,或许去了城里。
站在岩头,看见谷底一条弯弯的小路沿江而来,它不仅意味着便捷和远方,更连接着一种命运和梦想。这条路更应连接着记忆和未来,记忆深处有山、有水、有乡愁,未来展望有诗、有歌、有远方。
趁新春还在,趁年味犹存,趁春花已开,让我们一起用脚步丈量春天,聆听春晓拔节,体验牛栏江,感悟岁月苦甜。
来吧,好嗨哦。来吧,朋友,让我们相约吧,让我们感受超脱与忘我,亲近不一样的牛栏江。
春花开了,心花也就绽放了。江水活了,羁绊也就放下了。错过了,就要等一年,错过了,就是一年的遗憾。

游走在奇石与杂草间

向着谷底进发

放下羁绊尽情放纵自我

江畔美景无时不在

凭栏观望悬崖下的牛栏江

看着不远,走起来累

走在崎岖的山道上

几个之字拐是徒步路上的最险路段

木槽小河回流区一景

登顶悬崖下的小孤峰

村庄与梯地

绝壁上的安全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