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山上战“火魔”
作者:岳刚 张晓娅 时间:2019-02-21 阅读:325
黄家山上战“火魔”
——威宁海越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七名员工灭火记
记者 岳刚 实习记者 张晓娅

张晨西(右)和同事在查看灭火后的小树林情况

张晨西(右)和同事在查看灭火后的小树林情况
威宁的正月,几乎天天艳阳高照,晴空万里,最高气温达24℃,真不愧是“阳光城”。
久旱未雨,天干物燥。春节期间, 威宁森林防火指挥部绷紧了森林防火这根弦,大家一刻也不敢松懈。
然而,就在2月15日这天下午4时左右,在五里岗街道燎原社区一个叫黄家山的小山坡上,一场火灾还是发生了。
此时,威宁海越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张晨西正在办公室里忙着手里的工作。
火灾发生的小山坡距威宁海越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办公区,只有200多米,张晨西透过窗口,第一个看到了小树林里冒着浓烟。
“不好,树林着火了!”张晨西跑出了办公室,快速奔跑到火灾点下面30米处的公厕旁,他冲进公厕内,寻找消火栓,可是没有。
张晨西又飞奔回公司门口,向同事大喊“对面山林着火了,大家快拿灭火器跟我走!”同事们听到呼喊声,火速跑出办公室,在楼梯过道处取下干粉灭火器,直奔对面的小山坡。
树木被大火烧得 “吱吱吱”地作响,火苗有几尺高,借着风乱窜,火势越来越大,不断地蔓延。最为严重的是,着火点旁边就有一台变电器和数根高压线,还有一座民房。情况十分危急。
张晨西和其他几名同事拧开灭火器,有组织地、迅速地进行灭火。
大家灭了20多分钟后,五里岗街道的干部职工接到通知后也迅速赶来增援,和张晨西等一起奋战了了半个多小时才把火扑灭。
张晨西累得满头大汗,他把同事们纠集了坐在空地上休息,一清点,海越公司一共出来了7名同志,每人都提来了两瓶干粉灭火器,直到大火被扑灭,14瓶灭火器已经全部用尽。
张晨西清点了大家的名字:“牛称杰、王丽梅、桂韩、李新枝、杨广桥和陈威。”其中王丽梅和李新枝还是20多岁的女青年。
大家为什么看到火灾发生后,整个灭火过程都这么有序、有效呢?主要功臣还是张晨西。
“我以前参加过专业的消防训练,救过火。我到公司工作后,消防工作也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对灭火这种事情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了。”张晨西说。
“平时张主任(张晨西)在公司就对全部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一年两次。威宁消防大队的也来过我们公司进行消防培训,一直强调要注意防火安全,我们对整个消防流程都很清楚。”参加灭火的王丽梅这样说。
“多亏了威宁海越公司的那些年轻人,如果不是他们及时发现,不是他们带来灭火器,这场大火要是燃烧下去,损失将不堪设想。”附近的一名村民一边回忆一边说。
记者问当时参加救火的桂韩:“通过这次救火经历,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桂韩微笑着说:“因为平时公司也进行过消防培训,我们就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并能有效地开展灭火,另一方面,着火点就在公司附近,如果火灾蔓延,会造成更大面积的损失。不管在哪里,我也会义不容辞地去做出自己的努力,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守护家园是我们的责任,守护国家的财产更是我们每一个年轻人的责任和担当。”
“这次救火,首先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火势在可控范围内,以人身安全为主,在保障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避免无畏的牺牲或损失。”张晨西补充道。
据悉,事后,自治县森林防火指挥部还专门对威宁海越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主动积极参与救火灭火的事迹进行了表彰,对其参加救火灭火的同志表示衷心感谢,呼吁全体社会人员向他们学习,积极参与到防火救火工作当中去。
记者发现,在威宁海越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多处走廊过道的墙壁上,不但安装有规范的消防设施,还张贴有消防宣传知识挂图。“我们一直都是认真履行好安全生产相关职责,严格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积极开展消防演练,全面做好各项安全防范工作,筑牢企业‘生命线’, 给企业安全上‘双保险’。”张晨西介绍说。
据估计,这次火灾是附近的几个“熊孩子”玩火造成的,见火势一发不可收拾,便吓跑了。
值得庆幸的是,幸亏被张晨西和同事们及时发现,更值得庆幸的是他们公司的10多只干粉灭火器以及他们专业的灭火能力,让这次火灾得以控制,让国家财产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我们应该像威宁海越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张晨西等七名同志,勇当绿水青山保护伞,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端,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