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2-21

攻坚拔寨战犹酣

作者:沈光勇 文贵 时间:2019-02-21 阅读:231


 攻坚拔寨战犹酣
——岔河镇基层党建助推脱贫攻坚综述
记者 沈光勇 通讯员 文贵


  近年来,岔河镇新光村党支部不断转变发展思路,统一规划土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香葱基地和中药材种植基地,并与有发展意愿的扶贫户达成“三变”协议,主打香葱、核桃、中药材、烤烟种植,实现香葱种植500亩、核桃种植1000亩、烤烟种植600亩。同时,该村村党支部采取“党建+合作社+扶贫户”模式,积极鼓励支持群众创办合作社。其中,以“富强蔬菜”合作社为典型,主要以葡萄、西瓜种植为主,现已发展至10余棚,除以每月1500元的工资雇佣贫困户外,合作社还以每年的市场盈利额按一定比例给贫困户返还租地费用。
  同样是岔河镇的海坪村党支部也采取了“党建+特色产业+扶贫户”模式,大力发展黄果特色产业种植,同时,党支部还以土地流转的方式,积极探索了软籽石榴承包种植。
  新光村和海坪村党支部引领群众发展产业所取得的成绩,正是岔河镇不断夯实基层党建,以“党建+”模式推动脱贫攻坚走向纵深发展的典型,为当地脱贫攻坚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
  据了解,近年来,岔河镇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切实将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引导各级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初步形成了“党建+”模式,引领村民创业致富。
  该镇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班子成员结合自身实际,分别制定个人自学计划;全镇各部门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及时动员部署,进一步完善年度学习计划,精心组织实施;镇党委和各党支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将党员参学情况纳入常规管理考核,做到集中学习常态化。
  据统计,该镇2018年共组织学习十九大精神和批示指示精神12次,下发“两学一做”增学增做计划2次,深入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专题教育活动3次,各党支部书记撰写“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对照检查材料共34份。
  同时,该镇还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由党委班子带头认真学习《党章》《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并坚持“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班子成员及党支部书记讲党课26堂,并把每年的7月份作为党性集中教育月,开展“亮身份、亮承诺、亮服务”活动,认真组织开展警示教育,坚持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改,组织开展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大兴“三风”、纠治“四风”,克服重安排部署、轻跟踪落实的现象,一年来共立案调查8件,党纪处分6人,约谈65人。
  此外,该镇党委带领党员干部群众,学习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切实抓好组织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建工作质量,突出问题导向,落实第一责任,促进当地脱贫攻坚取得新跨越。该镇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主要任务,推广“党建+”模式,推进“七大工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大村级党总支、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组建力度,统筹推进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探索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流动党员党支部建设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提供坚强保障。
  为了抓好人才选拔,健全选拔机制,敢于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打破身份、地域限制,该镇还结合创先评优工作,采用内选、回请、外聘等多种方式,着重从致富能手、技术能人、先进人物中选用一批有知识、有能力、有担当的优秀人才。同时抓好人才培养,设立后备人才储备库,建立后备干部档案,根据入库人才的特点,扬其长补其短,采用请进来教、走出去看、送出去学相结合的方式,落实专人帮带,定期培训,着重从政治思想、政策法规、群众工作、农业技术、市场经济等方面提高其素质。
  与此同时,该镇还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政治意识、阵地意识和斗争精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组织建设质量。一年来,整顿后进村党组织1个,各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04次,单独组建非公企业党支部1个、联合组建非公企党支部1个,不断完善非公企业“两个覆盖”。新发展农村党员17人,机关党员2人,实现村党支部发展党员全覆盖。同时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深入开展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夏秋比武” “冬季充电”等行动,抓牢抓实“五个一批”,狠打“四场硬仗”,2018年实现4个贫困村出列、贫困户311户1475人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