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2-22

打工不用往外走

作者:马召凤 时间:2019-02-22 阅读:215


 打工不用往外走
——五里岗产业园区为返乡人员创造就业沃土
记者 马召凤


  对于王丽芬来说,今年应该算是漫长人生中诸多记忆里值得纪念的一年。告别旧时的土地,告别往昔夫妻分隔两地的苦楚,同时她也告别了旧日的生活。拿上五里岗移民搬迁安置房新家的钥匙,找到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于她,这是极其幸运的一年。
  王丽芬还记得,去年初七八,丈夫就背上行囊,外出打工。而往往这一去,少则半年,多则一年。王丽芬则要带着孩子开始了起早贪黑在地里忙活的工作。她要迎着三月的春风种下洋芋,然后挽起裤腿开始种植苞谷。历经一个春季的播种,往往脸上要退几层皮,嘴巴干裂得不像个女人。王丽芬安慰自己时说:“在海拉镇星海村,像我这样的女人不止一个。”
  和去年不同的是,今年过了年之后,王丽芬不再顶着春风栽种,丈夫也并没有如期远行。随着五里岗产业园区的企业不断增多,提供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多。夫妻两想一起到城里碰碰运气,进行就近务工。其实,这个想法在年前就已经成型。今年,随着移民搬迁房完工,王丽芬一家告别了旧土,终于在城里有了新房子。前几天,她顺利地通过了雪榕的应聘环节,成为了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人,开启了“上班族”的生活。而丈夫也乘着春季招聘的契机,正在各个工厂招聘摊位前寻找最合适的工作岗位。
  记者在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厂内见到王丽芬时,她戴着帽子忙着给金针菇装箱。面对新的房子、新的朋友同事、新的工作环境,她笑着说:“挺好!”
  而在该公司的办公室内,来自羊街镇箐脚村的朱启芬也正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填写入职合同。和她一起填写合同的还有10多个今年返乡就业的工人。
  “今年年后,我们公司预计招聘230个工人,已经招聘了100多人,目前招聘的大部分都是以往在外打工,今年返乡就业的人。”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事行政经理祖伟表示。随着公司生产进入稳定状态,公司的员工工资平均每人每月大概在3200元左右,很多在外务工的人员都开始了返乡就业。
  “能够在家,谁还愿意往外跑,都是挣钱,肯定是家里方便啊。”如同朱启芬所说,以往过了年,她就开始把孩子扔给家中老人照顾,自己开始忙着去抢火车票,企图在春运大军中寻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然后在遥远的工厂流水线上,按月给家里寄钱。
  今年,在一些同乡的带动下,朱启芬决定不走了。随着家中几个孩子长大,朱启芬越来越觉得每次回来孩子都和自己不亲。而且算下来,在五里岗工厂上班做得最好的一个月有4000多元,自己在外面打工远行千里也领着差不多的工资,这样一算下来,朱启芬决定不走了。在威宁上班不仅随时可以照顾孩子的学习成长情况,还省去了过了年就挤火车往外走的麻烦。
  和朱启芬一样,刚刚走上新岗位的戴利服装有限责任公司职工赵庆宇也是一名返乡务工人员。在今年之前,赵庆宇外出打过工,在家务过农。
  赵庆宇还记得,每年到了外出打工的时节,总是买不到坐票,从威宁一路站票站到浙江,站得脸色苍白,浑身难受。火车到站之后往往要一个星期人才能恢复精神。而在老家种地,一年下来,除去自身劳力不说,光是各种肥料、种子成本,都赚不回。
  而让赵庆宇留在威宁就业,不在外出奔波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年底,她家的移民搬迁房终于完工了。9个人的家庭一下子分得两套房子,1套120平米和1套60平米的房子让他们有了新的生活。原本都有心思要外出务工的两夫妻在搬到新家之后,又特意花了1个多月的时间在五里岗各个工厂之间询问了解,一番打听之后,终于决定留了下来,在照顾孩子读书的同时,还能在家边就业。
  在新的工厂内上班,赵庆宇主要是操作缝纫机。在戴利服装有限责任公司内,赵庆宇和刚入职的其他职工一样,正在接受公司组织的技能培训。
  “以前我也会用缝纫机,所以工厂的机器操作起来也不难。”赵庆宇表示,如今几个孩子都已经走进了五里岗的新学校,她在这里也有了新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