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朗的春天
作者:李云侠 时间:2019-02-27 阅读:311

翻犁土地

翻犁土地

热闹的耕种场景
早春二月,走进么站镇汤朗村,到处花红柳绿,蜂飞蝶舞。
一群群村民吆喝着牛马在紫色的苜蓿花丛和白色的萝卜花间忙着春耕。一块块黄土地被重新翻整,一个个洋芋、一棵棵树苗被栽种到地里,烧洋芋当午饭的炊烟东一缕、西一簇,好一幅美丽的农村春耕画卷。
在汤朗村最高的坡地,层层叠叠的梯田里,农家肥和化肥散而有序地堆放着,只等村民前来耕种。
春节刚过,汤朗村有名的庄稼汉李章讯就开始筹划起家里70亩地的耕种。种什么?怎么种?要多少肥?挑多少粪?请多少人?买多少吃食……这都是要操心的。
今年春天来得早,气温也比往年偏高,春耕还得趁着好天气赶紧结束,免得误了农时,影响一年的收成。
2月21日,已经连续种了10多天洋芋了,帮忙的10多个邻居依旧早早地就到了李章讯家,匆匆吃早饭后,赶牛牵马扛肥搬粪各理其事开始新一天的耕种。李章讯则认真搬运昨天提早分拣好的洋芋种到拖拉机上。
一个个洋芋种子经过一路颠簸,终于在汤朗村最高的山坡上落了地。
高海拔,黄沙地,种洋芋最好不过了。
到了地里,男人们将牛和马架上犁铧负责开沟盖土,妇女们则跟在男人身后负责下种丢肥,沉寂了一个冬天的土地,随着犁铧一沟一沟的翻开、盖拢,换成了一幅松软的样子。
忙到中午,已经种好了两大块地。李章讯招呼大家坐下来烧洋芋、吃荞饼,因为隔家远,这些就是午饭了。
村民们毫不在意,一下调侃李章讯是村里的地主家,一下又说村里的新鲜事,你一言我一语,引起阵阵哄笑。
村民都是自愿来帮忙的,你帮我种完了,我又去帮你家,乡邻之间浓浓的情谊就在这你来我往间渐渐牢固。
吃饱喝足,又开始了下午的耕种。
汤朗村主任助理阮毅介绍,汤朗村全村今年预计种植洋芋3000亩左右,现在已经种下了1000多亩。
在汤朗村驻村的第一书记余昌永也跟着来了,他主要来查看1月份种下的板栗成活情况。
他坦言,传统农业是撑不起群众致富的巨轮的,在脱贫攻坚的大潮下,农业农村的发展,还是得走现代化的路子,找到既适宜汤朗村发展的产业,又适应市场的商品。所以,在去年驻村一年后,熟悉全村人、地、物的情况下,他和村两委班子一合计,今年搞了1000亩板栗种植。
李章讯的地里也种上了板栗,五六十公分高的光杆小苗苗乍眼看去,基本还看不见,正如村民笑话的:“存在感还很低”。不过这些小苗苗,汤朗村全村是寄予了厚望的。
一二十年前,汤朗村的荒坡野地里还有大片的野生板栗,每到秋收就成为孩子们的零食,但是因为环境制约和意识的淡薄,并没有被重视。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类果蔬一路走俏,板栗也有了很大的市场。汤朗村的地理气候条件都非常适合板栗种植,等三五年挂果后,村民们多一份收入的同时,还能保持水土,可谓一举多得。余昌永介绍,除了板栗,汤朗村今年还发展了500亩烤烟和其他一些经济作物,助力脱贫攻坚。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汤朗村在这个春天种下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到秋天,等待村民们的,相信会是致富奔小康的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