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2-28

二○一九年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行动令

作者: 时间:2019-02-28 阅读:226


 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
二○一九年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行动令

 
各市(自治州)党委和人民政府,贵安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部门,省军区、省武警总队党委,各人民团体:
  2018年,我省持续强力发起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夏秋攻势”“秋后喜算丰收账”“冬季充电”系列行动,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夺取了脱贫攻坚关键之年的决定性胜利。实践证明,连续的“攻坚行动”有利于凝心聚力、有利于攻坚克难、有利于决战决胜。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我省脱贫攻坚决战之年,继续实施“攻坚行动”,是形势所需、群众所盼、责任所系。为此,省委、省政府决定开展2019年脱贫攻坚“春季攻势”,特提出如下行动要求。
  一、行动时间
  2019年2月至6月,共5个月。
  二、行动目标
  抓好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省扶贫开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会议部署具体化落实,抓具体、抓深入,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坚决打好“两不愁三保障”关键战役,进一步夯实脱贫基础,巩固脱贫成果,为夺取脱贫攻坚决战之年的根本性胜利奠定扎实基础。
  (一)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依托省领导领衔主抓制度优势,围绕质量提升、单品突破,重点抓好规模化、市场化、要素保障、科技支撑“四个突破”,实现新建打造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单品生产基地,培育引进一批大型龙头企业,拓展一批销售渠道,培训一批基层专业技能骨干和贫困群众,制订出台一批质量标准和技术规程,示范推广一批现有各类国际国内先进适用技术,尽快打造一批样板田、示范田,带动贫困地区群众稳定持续增收。
  (二)坚决打好“两不愁三保障”关键战役
  全面完成“十三五”188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入住任务,实现易地扶贫搬迁收好官;全面解决30户以上自然村寨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农村饮水安全织好网;全面完成农村“组组通”硬化路建设任务,实现通组道路硬化扫好尾;全面落实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实现义务教育保障固好本;全力推进已核准有效身份信息的人员全部参保,实现医疗健康扶贫交好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开工率达到80%,实现住房安全保障筑好基。
  (三)按时完成贫困退出专项评估检查
  组织开展对务川、道真、六枝、盘州、普定、镇宁、大方、石阡、印江、丹寨、麻江、施秉、镇远、三穗、雷山、贵定、惠水、安龙等18个贫困县的退出专项评估检查,并接受国家抽查。
  三、行动举措
  (一)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着力推动“四个突破”
  1.聚焦优势品种,更大规模调整结构,在规模化发展上取得突破。坚持“优势产业优先发展,优势品种率先突破”的原则,以500亩以上坝区为主抓手,聚焦重点产业和优势品种,重点支持,率先突破,加快形成“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大力发展蔬菜、茶、食用菌、中药材、精品水果、辣椒、石斛、刺梨、油茶、竹、生态畜牧、生态渔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分别由一位省委常委或副省长领衔推进。进一步聚焦优势品种,重点发展规模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较好、附加值较高、比较优势突出的品种。以大白菜、生姜、山药、韭黄、苦瓜、番茄、白萝卜等为重点,推进蔬菜优势单品及错季蔬菜上规模,新建规模化、标准化蔬菜基地100万亩;抓好茶园提质增效,新建产业互动融合茶园50万亩,打造欧标茶生产基地50万亩;以季节优势明显的香菇、珍稀特色突出的红托竹荪等为重点,扩大食用菌生产规模,新建规模化食用菌基地5万亩(5亿棒);用好林业资源普查成果,推进贫困地区“定制药园”建设,新增打造10个左右黔药优势品种,加快20个道地药材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力争打造200万亩道地药材规模化基地;着力发展百香果、火龙果等见效快、效益好的果树品种,新建百香果基地10万亩,推动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围绕市场需求,以加工型干辣椒、加工用红辣椒、菜用青椒为重点,选择符合目标市场的品种,集中力量抓好春季集约化育苗和标准化栽培,突出优质特色,稳步提高单产;重点推进林下仿野生铁皮石斛种植,新增种植面积4万亩,年底全省石斛面积达到20万亩;启动刺梨标准化体系建设,新建标准化刺梨基地15万亩,全年完成新建40万亩,培育规模以上刺梨加工骨干企业5家;新建规范化油茶基地15万亩、全年完成新建60万亩,实施油茶低产林改造10万亩、全年完成改造30万亩;新造竹林5万亩,全年完成新造16万亩,改培竹林28万亩;实施生态家禽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制订出台10个生态家禽品种质量标准和技术规程;新建湖库生态渔业养殖示范基地5万亩,打造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基地3个、年产500吨鲟鱼健康养殖示范场3家。(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