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易地扶贫移民“新生活”
作者:陈美群 时间:2019-03-01 阅读:264
构筑易地扶贫移民“新生活”
——威宁切实保障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学、就业、就医”
记者 陈美群
作为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威宁全县干部、群众勠力同心、砥砺前行,共同书写脱贫攻坚反贫困斗争的壮丽诗篇。
面对县域内“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威宁转思路,找活路,开展了浩浩荡荡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聚焦重点,按照精准扶贫“五个一批”的要求,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行动,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目标,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精细化、优质化发展,构筑威宁易地扶贫移民新生活。
重教育:让易地移民子女“好上学、上好学”
2月26日下午,春风徐徐、阳光温暖,记者来到五里岗易地扶贫搬迁小区旁的九三中学,校园环境整洁而优美,学生户外活动设施完善、一栋栋教学楼整齐排列,一派宜学环境呈现在眼前。
新学期开始了,校园里书声琅琅,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信。这学期刚刚从山区搬到城里的移民学生,面对新的校园、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他们不卑不亢,自信满满,正积极融入这个温馨的大家庭里。
据九三中学校长赵德聪介绍:“我们安排专人负责接受搬迁移民的学生到我校就读,并对这些刚转学的学生建立专档和个人成长档案,进行入校跟踪观察,安排老师对他们在学校生活、学习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指导。若有不适应我们学校环境的,会积极采取心理辅导和疏导等工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会尽量争取满足搬迁移民子女的需求,让他们能上好学。”
“我们搬上这里来以后,住的环境优美,学习的地方也很好,我以后会更加努力学习,争取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回报社会、回报父母。”原就读于玉龙中学八年级(2)班现转入九三中学八年级(13)班的移民学生张粉开心地说。
学习环境好了,对于这些从山区搬到城市的孩子们来说,在这么好的生活环境里就学,他们除了努力学习,还想着长大后要感恩社会,回报父母。
自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开展以来,威宁认真落实移民学生安置的各项政策,积极为移民子女就读开辟“绿色通道”,简化程序、特事特办,提供入校跟踪观察,建立成长档案服务,并保障搬迁户入住后第一时间安排移民学生进校、进班就读,让每一位学生进得来,学得好。
据了解,现在正值开学报名时期,搬迁户子女陆续转到五里岗安置点附近中小学就读,有转入五里岗小学、棒木小学和九三中学就读的。截至目前本学期转入九三中学就读的已有360人,目前还在持续转入中。
促就业:让易地移民“稳得住、能致富”
“打工不用愁,就业就在家门口。以前我们在广东打工,现在搬到五里岗来,在家门口就可以上班了。在雪榕公司一个月能挣3000多块钱,好得很。”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柯小美乐呵呵地说。
在促进就业方面,威宁严格按照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全员培训要求,“以岗定搬,以产促搬”,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积极解决搬迁户就业问题。针对每户家庭的实际情况,采取订单式培训,使具有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基本实现了就业。
在威宁经济开发区便民小吃街,记者看到卖小吃的搬迁群众刘代梅生意红火。聊起自家的搬迁生活,她说:“终于离开了落后的山沟沟,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现在搬到了城市里,住上了新房子,做起了小生意,以后的生活是有希望、有奔头的。”
据悉,威宁按照“政府引导、企业提供、群众点餐”模式,优先倾斜搬迁移民,让搬迁移民实现就业。
保就医:让易地移民享受优质卫生健康服务
从大山搬进县城,“就学、就业”是搬迁群众最关注的问题,而“就医”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广大的搬迁群众来说,只有健康,才能发展,只有健康,才可致富。五里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让搬迁移民在家门口就能看病。
走进五里岗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带孩子前来看病的搬迁户袁所告诉记者,自从搬进城里,一家人的生活就发生了很大变化,彻底告别了靠天吃饭的苦日子,现在不仅就业有着落,连就医也有了保障。
据五里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虎俊森介绍:“目前我们中心与县医院结成医联体单位,针对就医的搬迁户,他们出现情况严重无法在这里就医时,我们就直接转送到县医院就医,确保搬迁户得到及时的救治。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做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为搬迁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据了解,在就医方面,威宁坚持以人为本,以便民、利民、惠民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医疗机构服务流程。搬迁户中,医疗精准扶贫对象的门诊和住院治疗费用,在城乡居民医保和大病医疗保险报销不设起付线,个人住院在城乡居民医保和大病医疗保险报销后,自付部分按照民政部门的医疗救助方案进行救助,确保有就医需求的搬迁户及时得到治疗,让搬迁群众在新家“住得安心、生活顺心、医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