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3-01

春早人勤山乡美

作者:沈光勇 王元勋 时间:2019-03-01 阅读:314


 春早人勤山乡美
——金钟镇发展经果林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侧记
记者 沈光勇 通讯员 王元勋


金钟镇邀请经果林种植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示范讲解软籽石榴种植管理技术

  初春时节,百花吐蕊。走进金钟镇院箐村、狮子村、文昌村等可渡河流域河谷地带上的村落,处处生机勃发,春早人更勤。
  站在高岗上放眼相望,一片春晓花开、繁花如锦景象。特别是漫山遍野的桃花,将一个个山间的小村落,点缀成一幅幅美丽的花弄春风图景,山乡春景令人振奋。
  如此美景,正在该镇发展经果林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的成果。
  近年来,该镇立足低海拔、河谷带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地处可渡河流域的三个村整合土地,找准产业,以发展经果林为突破口,着力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助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据介绍,截止2018年底,该镇共实施软籽石榴种植1500亩、猕猴桃种植1413亩、花椒种植4150亩、脆红李种植700亩、桃子种植750亩。
  在院箐村吊水组龙摆尾桃树种植示范基地里,来自周边村寨的群众或站或坐围在一起,正在桃树林深处仔细聆听经果林种植专家杨华讲解桃树管理技术,希望能够通过现场学习培训,学到桃树种植实用技术,从而更好地管理自家的桃园。
  据了解,该村从2016年开始,规划种植了艳红桃350亩,按每亩种植42棵计算,共计种了14700株,惠及村民46户120余人。
  “我们村地貌有点特殊,处在金钟坝子与夸都河谷从高到低的缓冲带上,山高坡陡、地瘦缺水,属半凉山河谷气候,种植苞谷、洋芋等传统农作物效益一直不好。”院箐村党支部书记张达友说。
  效益差意味着收入低,种地越种越“背时”。出路在哪?找准产业选择种植艳红桃,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杀出一条从传统农作物种植向经果林种植的转型之路。
  “现在看见开花的这一片,去年已经开始挂果,今年预计每棵能产30斤以上,如果批发价格按1块钱算,总产值可达44万多,如果自己拉到街上零售,最起码可以翻倍,比传统种植划算多了。”张达友说。
  该村种植的艳红桃属于晚熟品种,一般要每年的8-9月才能成熟进入水果市场,艳红桃的上市刚好打了一个时间差,在市场上相对其它水果比较有优势,价值也相对要高一些。
  目前,该基地已进入初产期,当地群众也尝到了甜头,享受到了结构调整带来的红利,纷纷表示基地产量上来以后,等腰包里有了钱,手上学到了技术,再慢慢扩展,种越来越多的艳红桃,以果园建设拉动地方经济,增加群众经济收入,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如果进入盛产期,我们的桃树亩产可达8000斤左右,到那时,种得多的人家可以收入10来万,种得少的人家也可以收入1-2万元。”张达友说。
  同样,处于可渡河流域两河交汇口的狮子村,也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路,引进种植白花桃2000亩。不但如此,该村去年又引进种植了突尼斯软籽石榴2300余亩,预计两年后进入盛果期。
  据狮子村党支部书记孔令刚介绍,每年的四五月份,白花桃就成熟了,会吸引大量的小商贩前来收购,摘桃子卖的村民、收桃子的商贩、闲游的老人和娃娃,整个基地像赶场一样热闹。
  “百花桃已经进入盛产期了,虽然管理上要欠缺一些,但也能给村民带来不错的收入,多的人家有种二三十亩的,每年下来净收益就是好几万。”孔令刚说,“现在,村里的工作重点是扶持村民种植突尼斯软籽石榴。”
  据介绍,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鼓励村民种植突尼斯软籽石榴,由农户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然后由合作社统一种植统一管理,最后统一分配,土地流转涉及到的农户有130多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0多户。
  近年来,金钟镇以点带面作引领,党员带头作示范,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农民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方式,成立村社一体合作社14个,成立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带动群众800余户。
  这样一来,可以极大地解决农户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遇到的瓶颈,也可以集中解决当地农业在生产管理中遇到的困难。
  “2018年,金钟镇规划种植软籽石榴2400亩、辣椒2000亩、花椒10000亩,确保每个村有1个优势品种。其中,明星村种植花椒200亩、脆红李700亩、辣椒50亩;独乍村种植花椒2000亩,油桃200亩,辣椒200亩。通过利益联结机制,预计贫困户年人均可增收1100元。”该镇镇长古云说。
  2019年,金钟镇将跟多家农投公司对接,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有大作为。在马铃薯产业方面,目前正在与中垦薯业对接,争取发展商品薯10000亩以上。
  在经果林种植方面,该镇将继续扩大软籽石榴种植面积,并与农投公司对接,发展林下辣椒种植,通过以短养长的方式,保证软籽石榴还未挂果之前村民有收入,进而促进经果林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金钟镇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主要围绕两个方面来做文章。一是在高海拔地带金钟片区,以发展商品马铃薯和高山冷凉蔬菜为主。二是在低高海拔地带夸都片区和文昌片区,以发展经果林和林下种植蔬菜为主。通过近年来的探索,突尼斯软籽石榴、猕猴桃、脆红李等产业在当地发展得很好。”镇党委书记张立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