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之殇
作者:李雪敏 时间:2019-03-08 阅读:208
鸦片是西方列强打开中国世纪大门的撞门木。毒品在近代中国的流通,与帝国列强的野蛮主义行径密不可分。晚晴时期中国人追求享受的风气也刺激了毒品的泛滥。自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开始,我国就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禁毒战争。
毒品在中国的祸害可谓大矣!它像蚂蝗一样,只要“叮”上了你,便会死死的吸住不放,你越挣扎它便吸得越紧,直至你的血液被吸干。
人们常说越长得漂亮的女人越不好惹,越艳丽的植物越危险。正如罂粟花一样,外表看起来色彩绚丽,香味浓郁。
小丽从小聪明伶俐,4岁学钢琴,5岁学跳舞,并多次在市里比赛获奖。上学后,小丽先后担任过班长、学生会主席,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后来,就读于某名牌大学,可以说是前途无量。“这玩意蛮好的,很刺激,吸后的感觉很好,不信你去试试看!”在大学,小丽被一伙“朋友”带着学会吸毒。第一次是在深圳的一家KTV,和朋友在一起,小丽说她开始还十分犹豫,但看到朋友都乐此不疲,心里就对毒品充满好奇,又羡慕他们的“潇洒”,于是动心了。她开始了第一口的尝试。之后,小丽渐渐成瘾,不仅精神萎靡,身体更是逐渐消瘦。不久,身陷毒害的小丽不得不退学,被家人送进了戒毒所。原本花一样的女孩的锦绣前程被“朋友”的劝说给毁灭了,人生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毒品历来都是社会的公害,我国也不例外。来自国家禁毒委员会的统计数据,近年来,吸毒人员呈现越来越明显的低龄化特征,在我国有统计的234.5万名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吸毒人员就有146.5万名,占比超过62%。许多年轻人为了承担吸毒的高额费用,不惜铤而走险,走上贩毒之路。2015年,我国共抓获35岁以下的毒品犯罪嫌疑人11.85万名,占被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总数的61.3%。青少年成为贩毒的主体,这不能不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某医学院的一位大学生,品学兼优,曾被评为“全国优秀三好学生”。本应该学成后回报社会。但在一次偶然的浏览网页时发现了毒品的暴利,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严重错位,财迷心窍,竟然与吸毒者合作,导致吸毒者变为毒贩子。自己打着学生的幌子,在学校实验室里研制冰毒,并以制养吸,走上了一条从全国优秀三好学生蜕变为制毒、贩毒者的不归路。东窗事发后,他被判处了死刑。
近些年来,艺人吸毒事件屡见不鲜,但在学校内,竟有大量学子吸食毒品,让人感到极为诧异。再没有什么比吸毒找理由更荒唐更可怕的事情了,而现实中这种荒唐可怕的一幕频频上演。明星吸毒是因为缓解压力寻找灵感,大学生吸毒是因为无知好奇,“白富美”吸毒是因为没有男朋友而寂寞……一个比一个扯淡。
他们都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可正是因为毒品,他们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甚至赔上了自己的生命。
毒品是严重危害人类社会的,是人类必须认识的敌人,所以我们就应该谨慎地防备它,战胜它。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毒品肆虐,青少年成了毒魔魔爪下的牺牲品,值得担忧的不仅是这些孩子的未来,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未来。而保护未成年人,也不仅是其家长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与义务,青少年陷入毒品中无法自拔,这样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造成青少年花季之殇,这本身就是全社会的“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