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半夏籽的力量
作者:夏超 时间:2019-03-11 阅读:195
一颗半夏籽的力量
——小海镇小海村致富能人李世稳种植半夏带富群众
记者 夏超
初春三月,正是半夏种植的黄金时间。李世稳在当地是有名的致富能人。
近日,记者来到小海镇小海村合作组,看见李世稳正带领十几名务工群众,在半夏种植地里抓紧种植半夏种子。这位有着成熟的半夏种植经验的农户坦言,刚开始种半夏的时候是为了养家糊口,随着不断学习技术和积累种植经验,加上积极参加培训,最近几年每年都赚到了钱。
“是半夏让家里过上了好日子,我今年种植的50余亩半夏,按照目前市场价格来看,预计纯收入100万元左右。”李世稳一边指导群众下种一边向记者介绍。
李世稳是小海镇松棵社区居民,过去两年每年种植5亩半夏,每年净收入均达11万元。
这几年,依靠半夏种植的收入,在供孩子上学和家庭开支的同时,李世稳还把家里的房子进行了翻新。
在李世稳心里,半夏是能够切实保证增收致富的好产业,只要有成熟的种植技术,掌握了市场行情,收益会越来越好。
“半夏是我们群众增收致富的好产业,但有连作障碍,这种作物每年都需要换地,这是制约半夏种植的最大瓶颈,所以今年我选择了小海村这个地方。”李世稳笑着说道。
据了解,李世稳种植的半夏个头普遍较大,而且产量也高于其他农户,主要原因就在于李世稳对半夏的种植要求极其严格。
“半夏属于喜湿喜阴的植物,需要选择其他高杆作物进行套种,这就是我种植的半夏个大产量高的秘诀。”李世稳笑着说。
李世稳介绍,种植半夏,使用遮阳大棚最好,但大棚种植对农民来讲不适宜,一亩大棚的投入要好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算下来成本太高,所以套种是当下最适合农户的选择。
据了解,因产地不同,半夏也分多种品种。通过探索积累,今年李世稳选种了适合当地的土质和气候的珍珠半夏。除了选种严格,李世稳比平常人付出的也更多,从翻土到种植,他几乎天天在地里。
“接下来还要准备好观察半夏的长势和了解病虫害,灌水施肥,每一步都得精心。”李世稳说。
李世稳的规模连片种植也引来很多周边农户前来学习。
听说李世稳正在半夏种植基地忙碌,同一个社区的半夏种植户杨光碧便赶来向李世稳问询种植方面的技术。李世稳也毫不保留地现场传授方法、讲理论。
“我丈夫一直在外务工,我去年在家种植6亩半夏,纯收入9万元,全靠李世稳大哥帮忙指点。”杨光碧说。
正如杨光碧所说,按照李世稳传授的方法种植半夏,只要把握好选种和地块这两个环节,加上平时的精心管理,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基本上都能赚到钱。
据李世稳介绍,半夏不论野生还是规模种植,市场供应量目前都比较少,在市面上半夏干品卖价约为90元每公斤,鲜品在20元每公斤左右,加工后的成品价每公斤则在130元以上。
“半夏的种植有特点,首先要在坡度10度左右的坡地上种植,坡度太高沥水太多,不抗旱,大田容易积水,造成块茎腐烂;其次水分一定要适量,水分少了个头长不大,多了容易腐烂;再次半夏的病虫害比较多,下种方式、下种量及施肥等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注意。”李世稳说。
目前,李世稳在小海村合作组流转了50多亩土地种植半夏,已基本种植结束。规模化种植,李世稳信心满满,半夏亩产一般能达到1500斤,亩均产值4万元左右。除去人工、肥料、种子等成本,纯利润保守估计有18000元。
种植半夏致富,李世稳的名声在周围很响亮,请教他种植技术的人也越来越多。
家在小海村的何永珍去年在李世稳的半夏种植地上务工,自己也试种了1亩半夏,请李世稳进行技术指导。靠这1亩半夏,加上务工收益,何永珍当年便挣了2万多元,实现了半夏增收致富。
今年,何永珍带着有半夏种植意愿的村邻,又来到李世稳的种植基地务工。
“我们务工一天有80元的工资收入,大家都想学更多的种植技术,回去种半夏致富。”何永珍笑呵呵地说。
何永珍介绍,她今年准备种植3亩半夏增加收入。记者在种植现场了解到,李世稳目前已经带动了50户群众参与中植半夏,在种植基地务工的群众,大多也有种植半夏的打算。
据小海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康远林介绍,小海镇今年计划种植半夏3000亩,而像李世稳一样的半夏种植户在小海有十余户,是小海镇发展半夏产业的主力军。
“今年小海镇计划大力发展半夏种植大户,扩大半夏种植面积,争取早日让农民群众增收创富,脱贫奔小康。”康远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