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3-13

尘埃里的一束光

作者:谢智玲 时间:2019-03-13 阅读:225


   今天下班,站在公交车站等车。等车人里有一个人,特别惹眼,他浑身是灰,手拿一把铁楸,灰尘趴在铁楸上面不肯离去。他站在人群最后,车子一来,等车的人蜂拥而至,大多数人挤在车门口,等着车门缓缓地打开。他却向后退几步,人们上得差不多了,他才慢慢地走进车里。车上虽然挤,却未挤到老弱孕残座那里。
  他上车来,就站在门边。司机对他说:“请你往里走一点,一会儿还有人上车。”他一本正经地说:“我身上满是尘土,我怕挨着别人把人家衣服弄脏了。”司机却说:“那你扶好了。”车在缓慢地走着,我看了那人一眼。阳光穿过玻璃,照耀着他身上的尘土,但我看见的却是他心里的光。那道光照得我心里敞亮,一道心里装着别人、时刻想着别人的光,比温暖的阳光更值得我们追寻,给他人的温暖比阳光暖成千上万倍。
  他虽然穿的脏,可是,他有一颗为他人着想的心。他就是尘埃里的一束光,照耀着我们,也照耀着他自己。
  前几天,妹妹过生日,她请我们去酒吧玩。五颜六色的灯光跳来跳去,柔美的歌声虽然放着,但坐着的人们要么走来走去、要么窃窃私语、要么大声喧哗。我们走进一个包间,一个服务员紧随其后为我们服务。我们点了一些吃的、喝的。找来一个话筒,孩子在包间蹦来蹦去,拿着话筒摇来摇去的唱歌。没多久,因包间厕所有人,我去大堂上厕所。我刚如厕,听见隔壁传来哭声,我既紧张又害怕,好奇心却让我集中注意力,耳朵贴着木板听着。声音传过来,断断续续的听见对方说:“妈妈,我很好。爸爸的病好些了吗?”隔了一会儿,对方又说:“爸爸都打胰岛素了。”“没事,我卡里还有两千,明天我一分不剩都打给你,你一定要照顾好爸爸,还有你自己。”我全神贯注的还想听一点,传来的却是放声大哭的声音。
  我在厕所蹲了一会儿,有点不好意思地走出来。我准备洗手时,打电话那人也出来了,眼睛红红的,妆容也哭花了。她挤出一个笑容,我也给她回眸一笑。
  她不知所措地走了,我看着她的背影,她虽娇小,我却觉得她很高大。这时,厕所出来两人,她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晓玲真可怜,刚刚又在厕所哭了。”“是啊,你看她成绩那么好,考上了一本却没有去读,就是为了给他爸治病,找钱给弟弟读书。”“其实,她完全可以读的,学校有助学金,还有贫困补助。她爸爸也有医保。”“是啊,但她想给她妈妈减轻负担,让爸爸得到更好的治疗。苦命人啊!”我听着她们的对话,拖着沉重的步子到了包间,我打开包间门,哭的女孩正在我们包间,她笑容满面,拿着一个盘子,盘子里装着水果、花生、瓜子等等。本来我不想买的,想起刚才的事,又买了一盘西瓜、两包瓜子、一盒葡萄干。她把我点的东西留下,笑着走了。
  灯光在她走过的地方闪烁着,似在留念她,似在告诉我,她就是尘埃里的一束光,一束孝顺之光,一束直面困难之光,一束正义之光。苦了自己,温暖了别人。
  前不久下乡,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们在路上一路奔波,因路上一个大坑,车爆胎了。我们坐下来休息,觉得太阳太晒人了,于是我们往目的地徒步前行。不久来到一个村子,我们找一路边人家坐一下。
  女人领我进屋,屋里一尘不染,家里除了几把椅子,连个电视也没有。女人给我倒了水,又走入卧室,这时,她扶着一个七十多岁咳得上气不接下气的老人走出来,扶老人坐在一把椅子上,老人咳嗽了一会儿,用疑惑不解的眼神看着我们,女人却说:“她们是过路人,太热了,在这里歇一会儿。”
  老人本想说什么,却被咳嗽声代替了。女人看了看说:“不好意思,孩子她奶奶哮踹,几十年的老毛病了,吃了无数的药,就是不见效。”女人拍着老人的背,老人慢慢停下来,不咳了。
  老人休息了一会儿说:“我这媳妇,万里挑一的。也是我福气好,我儿子外出务工找的钱全给我看病了不说,连政府补助的也用在我身上了。可怜了我的儿媳妇。家徒四壁,独守空房,对我比我儿子、女儿对我都好,有时我都觉得是我拖累她了。”
  儿媳妇却说:“妈,照顾你是我的责任。你并没有拖累我,百善孝为先。”我看了看女主人,这时,一个八岁左右的小孩手拿一根冰棍,冰棍上的水顺着他的手滴在地上。他看着我们,不知如何是好。他腼腆地走到他妈妈面前,把冰棍递给他妈妈。轻声细语地对他妈妈说:“妈妈,你吃。”他妈妈摇摇头说:“还是你吃。”孩子看了看冰棍,又看看妈妈,依依不舍的再次递给妈妈。老人看着他们,说:“孩子给你的,吃吧!”女人咬了一小口,对孩子说:“妈妈不喜欢这个味道,你吃吧!”孩子拿着冰棍,开开心心地吃着。
  看着他们一家人,虽然生活艰苦,却充满了阳光。这束责任之光,让我受益匪浅。
  他们也许身份卑微,做着别人瞧不起的工作。但他们身上都有一束光,一束黑暗无法阻挡、尘埃无法覆盖、人人可以做,但做到的人屈指可数的可贵之光、值得人人效仿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