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3-13

书韵

作者:刘业旦 时间:2019-03-13 阅读:199


   漫画家魏克有幅作品,画面上是一台钟,钟面上的时间刻度已经剥蚀掉,耐人寻味的是魏克的两句话:“时间并没有流逝,流走的是我们自己……”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苍凉之雾,升起于人性的港湾。点点滴滴,都见性情。它一次次提醒我们生命流驶的,常常是过去留下的许多痕迹。
  每当我面对那些曾经在夜灯中亲近过的书籍时,总会生出一种别样的温情,过去的生命信息依然存留于书页之间,不忍舍弃。我感觉那些日子就在眼前,包括当时的环境、气候、心境。热烈的生命凝固其中,打开它,一切尽皆呈现。
  刘震云的小说《故乡天下黄花》厚只260页,从1997年开始读,到2000年,我时断时续的信手数页,真正打起精神读完此书,是在2001年的春天,在学校一处破败的老房子里。
  这是英语组的办公室,被我破门而入占而有之后又向校长百般赔罪时,它就堂而皇之地成为我一爿简陋的新房。幸好门前有棵白杨树,树上有一窝叽叽喳喳的乌鹊。直到现在还是很感谢原二中英语教研组长何老师把英语教研室的钥匙慨然地给了我。那时候似乎除了读书,好像没有别的打发时间的方式。不喜欢打麻将,也不喜欢找人喝酒。那时的无限春光,都与我无关。随手翻到这本书某处,我看到了这么几个大字“寂寞的时光!”并且还用意识流的文法写着:“我被春天囚禁。”翻开此书我仿佛还嗅到了当时窗外阳光的气息。
  在那些寂寞的日子里,我读了许多 “诗性思想家”的作品,我也是在那时候起在心性上亲近“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它们是除了《鲁迅全集》之外,我不忍舍弃的精神家园。那些文字与闲守一隅的我一样孤独。也许与我一样期待着被发现和理解,就像一种孤独必须以另一种孤独来安慰和宽解一样。
  有一年冬天,当我又一次宿命般地放弃了向自己的目标迈进后,心境无比苦涩。那一年的春节,我的家乡下着很大的雪,我读着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感受到一种少有的安慰。夜晚,美丽的雪花飘落在家乡的屋顶上,寂静无声。
  我知道人生中总有各种因缘促成自己倾向于何种存在方式。我迷恋于一种享受,那是深夜灯光下的夜读,那是暂离喧嚣的独处,那是相拥文字的漫舞,那是想像力的游牧。
  毕竟一段韶光,和着许多体验,毕竟青春时期的无数冲动和梦想,都留驻在书中,从某种意义上说,书页之间留下的痕迹,不止是我的脚印,它们本身就是“我”的一部分。所以我珍惜它们,如同珍惜我自己。
  是的,我记得所有经历过的苦涩岁月,那些书见证了我内心的骚乱和绝望。
  我记得无数个美丽的黄昏和宁静的夜晚,读书成为我一生中最重要的约会。岁月如流,但是我记得,那片夹在二十多岁人生读本里的杉叶,就像青春已经泛黄,激情却依然保持着火红的底色。
  我记得每一位有幸对晤的著者,他们生动的思想,文字被唤醒的瞬间,以及我如同雕刻在时间肢体上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