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3-20

威宁勇担“五大”使命任务 奋力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

作者:张印 时间:2019-03-20 阅读:214


   本报讯(通讯员 张印) 2018年以来,威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全省全市宣传思想工作和宣传部长会议精神,勇担“五大”使命任务,奋力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为全县打赢攻坚战、建设示范区汇聚磅礴力量。
  举旗帜,立心固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组织全县干部群众强化理论学习,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截止目前,共组织开展县委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8次,指导全县各级党委(党组)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1170余次。按照“七进”要求,组建县乡村三级宣讲团(组),开展理论宣讲395场次,参与人数近3万人次。676个讲习所组织讲习活动1.6万余场次,受众58万余人次。
  聚民心,导向鲜活。2018年以来,威宁新闻舆论工作始终坚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舆论工作服务中心、服务发展、服务大局的作用得到大幅提升。结合“采访线工程”,在《威宁每日新闻》《威宁新闻联播》《新威宁》等报刊杂志开设中央环保督查整改、脱贫攻坚进行时、“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等20个专栏,以新闻播报、通讯、述评、图片新闻、专题报道、系列报道等形式,把县委、政府的重大工作和各项决策部署及时、准确、广泛地传递到基层一线、千家万户,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展现了威宁打赢攻坚战、建设示范区的生动实践和喜人成绩,进一步增强了干部群众尽锐出战、发起总攻的信心和决心,有力地凝聚了人心,汇聚了力量。
  育新人,成风化俗。坚持以“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为抓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建设稳步推进。成功创建县级文明乡镇13个、文明村111个、文明单位70个、文明校园24所;市级文明乡镇8个、文明村102个、文明单位21个、文明校园2所。全面完成239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工程和6所乡村学校少年官项目建设。
  兴文化,富民增收。不断推进文化建设,全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以文艺演出、书画展、篮球赛等形式,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惠民活动,深受群众喜爱。开展“乌蒙匠心”评选系列活动,60多名民间工匠分别展示了少数民族刺绣、蜡染、剪纸、民族服饰、盆景、根雕、陶器制作和民间绘画等民间工艺,五名工匠获得“威宁自治县最美民间工匠”称号。组织开展2018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威宁赛区海选赛,在市级比赛中8人获奖,草海合唱团荣获全省决赛第三名。
  展形象,氛围浓厚。强化良好宣传态势,营造浓厚宣传氛围。截止目前,威宁共在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刊发稿件5000余篇/条。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工作逐步程序化、规范化,线上监测和线下处置协调推进。积极组织开展身边好人、脱贫攻坚群英谱等先进典型选树,2018年,7人入选全省“脱贫攻坚群英谱”,7人荣登“贵州好人榜”,1人获得贵州省第六届道德模范称号。为讲好威宁故事、传播好威宁声音,向外界展现威宁真实、立体、全面的良好形象,提高威宁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