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3-22

新渠村村民生活蝶变记

作者:唐爱梅  邓向候 时间:2019-03-22 阅读:218


 
新渠村几名孩子在文化广场上快乐玩耍

 
雪山镇新渠村的春天,万物复苏,处处散发着勃勃生机。
  田野里,伴着鸟儿的鸣叫声,农民开始辛勤耕耘。宽敞平整的道路上,“突突突”的拖拉机来来往往,载满了春天播种的希望……
  村民禄仕华站在新渠村文化广场上,看着来来往往的拖拉机,感慨如今农民真正获得了实惠。
  禄仕华回忆,就在几年前,新渠村还是一个交通不便、极为闭塞的小山村。
  “那个时候村里不通路,住在县城里的儿子儿媳回来过年,只能把车开到对面的大山脚下,他们到了之后就给我们打电话,我和老伴背着背篓去把年货背回来。”禄仕华说。
  对面的大山一眼就可以望见,但是走上一个来回却需要花费一个多小时。年关将近,禄仕华总是背着背篓,在这个地方迎接回家过年的儿子和前来拜年的女儿,每次都背回满满当当的一背篓年货。这是他每年过年时最难忘的记忆之一。
  水和路,是新渠村发展必须要面对的两大难题。
  2017年,新渠村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为契机,加快推进村内道路建设,修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村内道路,努力为村民提供方便畅通的出行环境,助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据村主任禄跃荣介绍,新渠村实施“一事一议”工程项目时,村支两委动员村民,家家户户出力,共计硬化道路1.6公里。
  硬化后的道路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
  “修路是造福于民、造福子孙后代的工程。”村民们都明白这个道理。修路时,家家户户都主动出力,晚上还牵来照明灯连夜赶工。
  禄仕华就亲身参与到修路工程中,他说:“当时这条路涉及到16家人的土地,协商时大家听说是修路,全部都同意让出土地来,让地的让地、出力的出力,大家非常团结。”
  如今,除了这1.6公里的水泥路,新渠村长达9公里的“组组通”也施工完毕,村道和村庄安装了60盏路灯,村民出行更加便利。
  不仅如此,新渠村还在“一事一议”政策的帮助下,修建了占地面积为17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广场内建有观光亭台、休息座椅、健身设施等,进一步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傍晚时分,村里路灯亮了起来,吃过晚饭的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来到文化小广场上,跳舞的跳舞、拉家常的拉家常……怡然自乐。
  2018年,新渠村通过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改造,全村435户共1933人都用上了干净、放心、健康的自来水。
  村民赵庆明说:“以前村里非常缺水,挑一挑水要走很远的路,有的时候遇到雨雪天,路更加不好走,一个来回要两个多小时。挑一挑水回来,肩膀磨得生疼。”
  “挑水时肩膀被磨得火辣辣的疼”,很多村民都对此印象深刻。原本非常缺水的新渠村,得益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实施,如今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告别了过去跳水生活的日子。
  有了生产生活用水,很多村民开始计划着发展种养殖,用有限的资源去创造崭新的生活。村民赵庆明去年刚刚买了2头母牛,其中一头已经产下小牛儿,这可为他带来近万元的收入。
  水、路曾是过去阻碍新渠村发展的瓶颈,在政策的帮助下,如今新渠村不仅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交通也更加便捷通畅。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新渠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慢慢被激活。
  村民禄仕华说:“水、电、路通了,健身广场建好了,现在的生活和过去对比起来,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村庄蝶变,让幸福感和获得感在新渠村村民心中悄然而生,对于未来的生活,他们满怀希望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