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海镇中海村:火龙果产业助力农户增收
作者: 时间:2019-03-28 阅读:167
(上接1版)
“我们威宁这个地方气候独特、光照充足,自然温度达不到标准,基地通过建大棚来调节温度,并在每个大棚里安装温度计,以便随时观察温度的变化。”陶伟说。
陶伟的亲戚在新疆栽种火龙果、红枣、苹果树等长达20多年,儿媳妇的娘家在广西,也是种植火龙果的,陶伟遇到问题就咨询他们,向他们取经。
掌握了种植技术,陶伟从来也不藏着掖着,凡是愿意来学习火龙果种植技术的他都耐心传授。
基地用工需求量大,薪资待遇丰厚,吸引了很多附近的农户前来就业务工,来自草海镇东山村的村民赵英明今年33岁,以前常年在外务工,他感慨:“出去打工两头不能兼顾,现在在附近打工,不仅可以招呼老人和小孩,也顾得到牲口和庄稼。”
赵英明擅长电焊,是技术工,每天工资120元,一个月的收入算下来并不比外出务工低。
除了年轻力壮的青年人,基地里还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虎良林说:“只要他们愿意来,我就收,一样给他们发工资。”
发展产业在于带动农村闲置劳动力就业,从而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脱贫攻坚需要更多农户参与进来、行动起来,火龙果这一产业的发展,将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奠定坚实基础、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