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3-29

返乡创业展风采

作者:黄骄 时间:2019-03-29 阅读:353


 返乡创业展风采
——炉山镇燕山村返乡创业青年潘兴显带农致富记
通讯员 黄骄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时下,走进炉山镇燕山村,漫山遍野的小白梨花争相绽放,辣椒基地培育的辣椒苗正吐露新芽,看着眼前自己亲手打造、生机勃勃的辣椒基地,潘兴显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潘兴显是燕山村人,从小就有一个心愿,就是将家乡的小白梨推广到外地,让更多人品尝。2007年,潘兴显从贵州商业学校毕业后,本想回到家乡发展创业的,由于父母的反对他放弃了回乡创业的梦想,被华北电网有限公司招聘录用,2009年因工作成绩突出、创新守正、敢于担当,潘兴显被公司作为储备干部派送到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经济管理系学习。
  虽然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公司的肯定,但是潘兴显回乡创业的梦想始终没有改变。2015年在一次出差过程中,潘兴显结识了武汉中农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经理,再次点燃他回乡创业的梦想。
  2016年,潘兴显不顾父母的反对,辞去了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工作职务,来到武汉中农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工作。在工作的同时,潘兴显一边工作,一边学技术,通过一年多的钻研学习,潘兴显对农业种植、管理技术有了深入的了解,此时的他内心再一次激起回乡创业的激情。
  2017年,在燕山村村支两委邀请下,潘兴显再次辞去武汉中农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工作职务,回到家乡带领村民发展辣椒和小白梨种植业。
  燕山村村支党部书记苏朝国说:“潘兴显同志很务实,胆大、心细,做事情认真,一心想着困难群众。近两来,燕山村在他的带动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产业发展方面。”
  在潘兴显的带动下,燕山村的产业发展有声有色,为了扩大规模,带动更多群众脱贫致富。潘兴显通过跑政府、找部门于2018年1月成立了燕山村首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并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带领村民发展辣椒和小白梨种植。目前,合作社现有社员26人,其中19人以土地入股,7人以现金入股。
  合作社成立后,燕山村坚持选择产业、培训农民、技术服务、筹措资金、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农业产业革命“八要素”,以“一村一特色” 为项目宗旨,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小白梨和辣椒种植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抓住本村小白梨这个特色产品和区域优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农业转化成旅游业,让更多游客到燕山来观赏梨花、采摘水果。”潘兴显说。
  据介绍,2018年燕山村300亩小白梨年产梨子5万斤,产值达15万余元;林下经济作物朝天椒160亩,生产辣椒60万余斤,产值达9万余元,全村80户360人受益。
  “我们合作社按照省、市、县、镇党委安排部署,牢牢把握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要求,依托当地气候、水土等资源优势,以‘春季攻势’为契机,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2019年燕山村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发展辣椒种植1700余亩、小白梨500余亩,将惠及周边400多户群众。同时,合作社每天可解决40余人就业问题,管理员每人月工资在4000元左右。”潘兴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