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4-02

一步 两步 三步

作者:刘梓妮 时间:2019-04-02 阅读:232


   又是一年的春天,树叶又绽满了新绿。春天的威宁,常常刮风。刮风的时候,最让人容易感怀。而感怀的时候,首先浮现的是父亲的脸。
 
六岁。
  操场上,一个小男孩在学骑车,旁边站着他的父亲。没有一句指导,没有一丝安慰,小男孩自然是摔了又摔,双腿早已是淤青斑斑。终于,孩子坐在地上,哭了,哇哇大哭。父亲依旧是那么笔挺地站着,眼中写满了不屑。 这一切让孩子感到冷酷与无情。终于,孩子不哭了,倔强地站起来,跨上车,开始又一次的尝试。父亲早已是兴趣索然,转过身,迈着大步,走了。身后还是一阵单车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声,父亲偷偷地回头,白皙的脸上挤出故作的冷漠,手却在颤抖。孩子站起来,想着刚才父亲冷漠依旧的眼神,两行泪水不由自主地滑过脸颊。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
 
八岁。
  两年后,父母的婚姻走到了尽头,孩子也好像走进了生命的寒冬。原本两条快活游动的鱼变成了两只受伤的刺猬,凑在一处的父母就是彼此把刺扎在对方身上。当疲惫不堪的父亲说出离婚后只要孩子的话时,孩子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就这样,孩子跟随当教师的父亲蜗居在学校那间并不宽敞的小屋。不知从何时起,皱纹悄悄地爬上了父亲的眼角。最初的时间里,孩子总认为今天这个局面是当教师的父亲一手造成的。每每同学一句善意的玩笑,都会点燃孩子自卑的地雷,孩子常常出拳相向,看到同学落荒而逃,看到父亲肥胖略显佝偻的身子四处向人家赔罪,孩子心里常常充满了复仇后的快感。望着父亲在校园昏黄的路灯下拖着长长的背影,孩子的心突然觉得空洞,孩子嘴里在数着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

十岁。
  在家长会上,孩子艰难地寻找他的父亲。听着班主任老师数落着老师的孩子也这么不服管教的时候,孩子突然发现父亲那纵横着皱纹的脸上写满了歉意和不安。一瞬间,教室仿佛空荡荡的,只有孩子与他的父亲在对视着,还是形同陌路的冷漠。等父亲那无助的眼神消失在教室,孩子的两行泪水又一次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
 
十二岁。
  孩子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他长大了,而父亲却渐渐苍老。孩子也不愿见父亲的黑发变白,不愿见他脸上的皱纹纵横。有时孩子看着父亲,没有寒暄,没有拥抱,甚至没有一句话。习惯了父亲眼睛里明亮的光, 也习惯了父亲眼睛中深深的暗。直视着父亲,他的皱纹又深了,他的黑发中又添了些灰白。孩子眼睛里滚着泪水,压抑着。在模糊中,父亲那冷漠的眼神里也有些晶莹。颤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儿子,但在半空中停住了,又缩了回来。父亲转身离开,突然定住了身子,回过头,瞥了一眼,看了孩子,孩子也注视着他的父亲,压抑不住的泪水终于流淌下来。沉默中,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响起。
 
十七岁。
  吹灭了十七根蜡烛,孩子突然觉得对父亲真正的了解是在妈妈和父亲离婚的九年以后才加深的,咆哮的河水一下子冲开淤积的泥沙。为了孩子,父亲费尽了心思,父亲用肥胖而并不高大的身躯撑起一片蓝天,任孩子在这片蔚蓝的天空里生长,没有恐惧和寒冷。也许父亲没想过自己离婚后再婚,他只是如一棵松树站在孩子必经的路旁,用每一圈殷红的年轮记载孩子成长的岁月,让孩子在他布满皱纹的额上睡得安稳。“让父亲过得愉快,无论他与母亲是否分开”孩子终于心中充满感激与骄傲,拔腿走向父亲,一步、两步、三步……
  又起风了,行走在花香扑鼻的小径,在春天的阳光里,孩子突然感觉,每一缕阳光都是父亲温柔的眼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