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花开幸福来
作者:李云侠 时间:2019-04-03 阅读:228
苹果花开幸福来
——二塘镇发展苹果产业侧记
记者 李云侠

盛开的苹果花

李德刚在给苹果树拉枝

盛开的苹果花

李德刚在给苹果树拉枝
时下,正是村民忙着春耕的季节,走进田间地头,到处都是他们忙碌的身影。在调整产业结构助力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今年的春耕也与往年有了很大的不同。记者走进二塘镇调整产业结构示范点的苹果种植基地内,感受了他们的别样春耕。
“苹果枝要拉下来,拉平、分散,让他们均匀受光。”二塘镇发山村村民李德刚一边在地里拉枝一边告诉同伴苹果树拉枝的技巧。
这是二塘镇在2018年年初发展连片种植的1200亩苹果树基地,涉及该镇发山村和中山村两个村。
一年的时间,这一片基地里的苹果树从矮小的苹果苗长成了1.55M以上的小果树,还开起了一簇簇粉色小花,但李德刚告诉记者,苹果要3年才能挂果,今年开的花都要进行摘除,否则会影响成熟后挂果。
近日,村民们除了要给苹果树拉枝还要打芽、摘花、浇水……
镇里十分重视苹果基地的发展,专门聘请2名果树技术人员到地里指导村民进行前期管理。
“为了规范苹果种植,保障苹果的品质,我们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聘请了2名苹果辅导员,从苹果的栽培到后期的管理,包括打顶磨芽、修枝、嫁乔等,进行全程性的技术服务。”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员赵宏介绍说。
“拉枝、打芽这些都是技术人员手把手教我们做的。”村民李德刚说。
“我们算了一笔账,种苹果比种洋芋、苞谷都划算,1亩地的产值在8000到10000元左右。”对于这片苹果树,村民们都寄予了厚望。
相邻的中山村主任赵鹏告诉记者,种果树之前,中山村两委通过多次开群众会,为群众详细地算了一笔明白账,让他们从心里接受苹果树种植,群众听了之后,都积极地参与到苹果基地的建设中来。
“开了这个群众会之后,我回去核算了一下,投入的人力和劳力要比栽洋芋苞谷少得多,效益也要好得多,我还是很乐意种的。”村民向云刚乐呵呵地说。
目前,苹果基地已初见雏形,就等明年挂果产生效益。
“在苹果基地的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苹果树有更高的成活率,我们村支两委进一步加强和镇党委政府的对接、协商,修建了临时山塘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将采取林下种植等方式,种植不同的经济作物,保证农户在苹果挂果以前有一定的经济收入。”赵鹏介绍说。
走进基地里,记者看到,三五户村民正吆喝着水牛翻沟,在苹果树下种植洋芋等矮杆作物增添收入。
“这两年种洋芋,等苹果树挂果了,就一心一意种苹果,搞好管理,你看我们苹果树这个长势,脱贫肯定不成问题。”李德刚高兴地说。
目前,苹果树迅猛的长势给了李德刚脱贫的信心,交流中不难看出,他俨然已是半个苹果专家,“我们这里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土壤、气候都特别适合苹果种植,种出来的苹果品质一定不差”,他说,“现在尤其关心的就是苹果基地的用水问题,苹果最不能缺水,要是政府给我们再解决一下用水的问题就更好了。”
顺着苹果基地一路往下,春耕的序曲早已拉开,村民们脱贫致富的新希望也在一根根拉得平直的苹果枝条上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