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4-03

六桥街道“六个一”工作法增强群众获得感

作者:罗春灿 张忠勇 时间:2019-04-03 阅读:244


   本报讯(通讯员 罗春灿 张忠勇) 近年来,六桥街道富民社区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手段,采取“六个一”工作法,努力提升社区服务公信力,增强群众获得感。
  健全一个组织体系,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该社区推进党的“神经末梢”向居民小区、楼栋延伸,设立“民情意见箱”,倾听群众意见呼声,帮助社区居民办实事、解难题。同时,组织8家县级机关单位与社区结成共建对子,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截止到目前,县直机关单位党组织有关负责同志,到社区专题调研、讲党课和参加组织生活30余次,开展共建活动20余次,帮助社区解决难题30余件。
  搭建一个服务平台,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富民社区通过调剂公产、多方筹措资金等方式对社区活动场所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社区活动场所面积700余平方米,辖窗口服务和休闲娱乐两大功能区;其中窗口服务区设立集党建、民政、卫计、综治、人社等服务于一体;休闲娱乐区集春苗乐园、四点半课堂、健康驿站、心情家园、棋牌室、e之家、文体活动室等服务室,设施先进、功能配套、服务健全。
  建立一套治理机制,强化党组织领导职能。富民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将整治城乡大办滥办酒席、环境卫生、反邪防邪等与社区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纳入社区公约,促进居民自治管理。制定每月一次社区党员、志愿者帮扶机制,为社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困难老人义务购物、修理电器、修车、提供法律咨询、健康服务等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服务,联络感情,凝聚人心,巩固社区党组织在社区中的地位和声望,提高社区居民的获得感、满意度。 
  建强一支服务队伍,凝聚党组织战斗力量。富民社区不断探索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模式,对辖区党员实行分类教育与管理。通过建立志愿服务队、党员服务中心等形式,将178名在职党员、4名流动党员根据职业特点和个人特长,划分到不同的特色服务小分队,开展“亮身份、树形象、讲奉献、作表率”活动,今年已累计开展各类活动38场(次)。
  创新一个服务载体,提升党组织工作水平。富民社区开展“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讲道德、做好人、做好事”等主题活动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有效提升党员居民参与社区共建的积极性;党支部联合县、街道两级城管部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共同开展环境整治,在辖区增设垃圾箱5个,规范门店广告版面8块,清理垃圾死角12处,实现了辖区环境卫生联动共管;组织文体队伍1支15人,在春节、中秋等重大节日开展健身娱乐等活动,不断丰富辖区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推行一种工作方法,提高党组织服务质量。富民社区通过“六访六送”工作法,开展走访慰问精准扶贫户36户148人,全面落实了教育、医疗、住房等帮扶措施,脱贫82户328人;走访涉及草海退耕还湿群众800余户3000余人,完成退耕还湿征地丈量2250亩;走访涉及棚户区改造群众300户846人,完成棚户区改造签约846户;走访孤寡老人和下岗人员10户12人,送去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价值约2万元,送去就业岗位5个,帮扶5户5人就业;走访矛盾纠纷家庭7户,化解矛盾纠纷5起,切实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