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4-04

双龙镇:大棚蔬菜助农增收

作者:张晓娅 唐本黄 时间:2019-04-04 阅读:254


 

务工人员正在采摘新鲜蔬菜


  阳春三月,本是播种的季节,恒大集团帮扶援建的双龙镇水潮社区蔬菜基地却迎来了丰收,走进大棚蔬菜基地,一片已经成熟的芥兰菜地里,摘菜、装筐、搬运……务工的人们忙得不亦乐乎。
  “你们几个把这几筐菜搬到背光的地方去,防止阳光直射,要最大程度保证蔬菜的新鲜度,晒焉了就不好卖了。”大棚房外,基地负责人朱明松正指导着工人们把已经装满筐的芥兰菜有序堆放在背光的地方。
  朱明松告诉记者,水潮社区蔬菜基地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而在大棚基地修建之前,老百姓们以种植玉米和洋芋为主,产值和收入远远低于现在种植的蔬菜。2017年恒大集团通过实地考察后,因地制宜,援建了这批大棚,并于2018年投入了使用。
  据悉,该基地2017年10月份开始建设,共957栋大棚、829亩大田喷灌设施,拥有1100平米的冷库及6套制冷设备和136.4平米的办公用房,分别有配套喷灌机房和套喷灌系统各4套,微耕机17台、旋耕机2台,同时基地还有配套机耕道排水沟等,2018年4月份基地建设完成后,移交给引进的江楠集团经营使用,主要种植红菜苔、迟菜苔、菜心、芥兰菜等4个品种,目前已种植3茬,每茬一个大棚的产量约4000斤,批发菜价每斤在2.5到4.5元(平均每斤3.5元以上),蔬菜成熟后,江楠集团就运往广东销售。
  基地实际流转土地1461亩,流转费每亩1000元,采取“龙头企业+贫困户+基地”的产业运营模式,拓宽了贫困农户就业和增收渠道,覆盖贫困户1232户5544个贫困人口,产业覆盖的贫困户除了可以优先在基地务工,每年参与经营分红,每户贫困户每栋大棚保底分红不少于700元。
  同时,基地投入使用后吸收当地贫困户及土地流转户等在基地务工,平均每天用工达150人,高峰期300多人,按天数计算,70元1天,如果采用计件方式,摘菜3角2一斤,一天务工收入一般在70到120元左右。
  前来基地务工的赵文英,之前在广东打工,每月做得好的时候收入达3000多元,听说基地招工,回家过年的她就没出去打工了。
  “现在一天80块钱,一个月收入2400多元,比起在外面打工收入是要低一点,但离家近,还可以照顾孩子。”赵文英一边摘菜一边对记者说。
  与赵文英一样来基地务工的还有卯昌伟,他家在基地有3亩流转土地,她说:“我家有3亩流转土地,流转费1000块钱1亩,来基地务工80元1天,为家里挣点生活费,孩子读书就有点零花钱了。”
  提到土地流转,旁边的夏廷芬主动告诉记者,她家有5亩流转土地,栽菜、锄草她都来基地做工,一年的收入还是可以的。
  “土地流转费+务工费,一年近3万元的收入,比起我们自己种地,划算多了。”夏廷芬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