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架起“扶贫桥”
作者:卯龙艳 时间:2019-04-09 阅读:205
产业架起“扶贫桥”
——春耕时节喜看双龙镇产业之变
记者 卯龙艳

高山区牛养殖场内工人们正忙着运送草料喂牛
近年来,双龙镇在脱贫攻坚战中,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抢抓发展机遇,通过政策帮扶,大力发展种植、养殖特色富民产业,提升乡村造血能力,加快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
春耕时节,记者走进双龙镇,喜看当地产业之变。
香葱种植:助农增收好脱贫
春日的威宁,阳光明媚,气候宜人,在双龙镇大地社区的坤武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几百亩长势喜人的香葱在微风中散发出阵阵清香,满地的新绿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一派生机。
绿油油的葱地里,三五成群的务工群众正在忙着除草。合作社负责人陶旭告诉记者,现在是香葱成长的最好时机,每天都要组织工人进行田间管理,以确保香葱的质量和产量。
“我们这个葱种下去一个月左右了,再过两个月就可以卖了,照目前的市场价格,预计每斤能卖到2元左右,每亩产量在两吨左右。这两天的工序主要是浇水和除草,保证成品葱的成长,工作内容不多,每天来务工的有10多个人,正常用工的时候有50人至60人。”坤武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陶旭介绍说道。
村民陶以艳是大地社区的贫困户,原来他一直在外打工四处奔波,现在家门口的产业发展了,他也参与管理,有了稳定的收入。他说:“原来这个种植基地还没有建设的时候,我一直都是在广州打工,东奔西跑的。去年回家过年,了解到这个基地里缺人手,我就到里面来务工了,主要负责基地里的产收、工人,一个月有3600元的工资。”
和陶以艳一样,村民陶永江也参与合作社管理,同时他还将自家的一部分土地以每亩800元流转给合作社,自己除了拿务工的工资,每年还有几千元的土地流转费,实现了双重收入。
“我家有四亩地流转给合作社种香葱,我又在基地里跟他们做管理,一天的工钱是100多块,一个月下来能挣3000元左右,家里面也照顾到了,生活也可以。”陶永江说道。
像陶以艳和陶永江这样在合作社稳定就业拿工资的当地村民还有很多,对于大伙来说,合作社的成立,不仅切实解决了就业问题,还进一步增加了群众收入。合作社自2016年成立以来,目前已经发展香葱种植500多亩,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有效带动当地村民实现就业增收。
肉牛养殖:脱贫攻坚“牛”劲大
为了让群众有增收门路,双龙镇在大力发展种植的同时,还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在恒大集团的支持和帮扶下,完成高山社区两个养殖场的建设,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优化全镇产业结构,筑牢产业扶贫的基础。
养殖场建成后,交由高山源丰合作社负责管理经营,现养殖安格斯牛500头,合作社采取“龙头企业+贫困户+基地”的模式,贫困户以恒大援建养殖场配套设施及配套设施入股合作社进行分红,同时本地及周边群众还可以到养牛场务工,目前养牛场内现在有工人10个,其中贫困户是4人。
家住高山社区的董荣兵就是其中之一,说起家门口建起了养殖场,他满脸喜悦,他告诉记者,他种了几十年的土地,一直也没挣到钱,现在到养牛场里务工养牛,每个月按时领工资,收入还是不错的。
“以前我都是在家种苞谷洋芋,经济效益比较低,从这个养牛场建起以来,我就在养牛场里面做工,工作也不苦,负责运送草料和喂牛,每个月有3000块钱的工资,比起在家里种地时的收入高了很多。”董荣兵告诉记者说。
能稳定就业,能拿工资,董荣明打心眼里高兴,他乐呵呵的说,自己也会好好把握机会,在合作社安心工作,多学技术,为以后自己更好的发展强本领、增信心。
据了解,高山源丰合作社管理经营的肉牛养殖场涉及双龙镇250户贫困户,其中参与管理务工的贫困户4户,贫困户每户以两头能繁母牛入股,按每户每年每头牛分红1500元进行分红,预计今年十二月大伙将迎来第一次分红。
“我们养殖的这批牛现预计五月就可以产仔了,到十二月可以卖小牛有400头左右,平均每头牛是8000元至10000元,预计可实现利润是150万元左右,其中要给贫困户分红在60万元左右。”高山源丰合作社负责人董荣明介绍道。
冷凉蔬菜:找准路子产业兴
近日,双龙镇水潮社区蔬菜种植基地内,一片片长势良好的菜苗成为春日水潮社区一抹抹惹人喜爱的新绿。
据了解,该大田基地由恒大集团无偿援建并引进上下游企业—江楠集团运营管理,已发展冷凉蔬菜种植1000余亩,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运营模式,形成供产销一体化经营;当地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和到基地内务工,实现双收入,同时贫困户不仅有土地流转的费用、务工所得工资,还能以恒大援建基地及配套设施入股的方式进行分红。
要想致富快,全靠产业带。如今,双龙镇的产业发展逐步走上正轨,广大群众的脱贫致富也指日可待。
据双龙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李章曦介绍,目前双龙镇种植马铃薯70000亩,高山冷凉蔬菜30000亩。养殖方面,在恒大的帮扶下,建成了两个养牛场,一个规模在500头,一个在150头,全部产业共辐射了全镇8个村(社区),涉及农户33000余人。
为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帮助农民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双龙镇将继续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核心,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科学谋划,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强力推进,走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径。下一步双龙镇将会按照“75321”的发展思路,把马铃薯、中草药、高山冷凉蔬菜、经果林等特色农业更好地做大做强,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