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故乡来,我的百年家谱拾遗(散文诗)
作者:陈武帅 时间:2019-04-15 阅读:240
一
家谱是一个家族命运的史书。
我们是把历史扛在肩上的民族。
我从哪里来,将从何处去。这类人生终极的追问,都掩藏在家谱泛黄的纸张上。
从舜帝神话般传说算起,我的祖先和祖国历史一样远久,我的故乡横跨整个大江南北。
从江州义门分庄析户算起,我的家族史已有千年,一直绵延至今的除了身上的血脉,还有家谱上代代相传的故事。
从木匠出生的先祖算起,吾祖入滇来黔七星关至今已历十代,时光两百多年。
但我只想从祖父说起,从祖父伶仃的身世说起。
一九三三年,那是民国战火纷纷的岁月。
曾祖父从赫章六曲河落脚妈姑砂石岩洞,打拼多年添置了千亩良田,收租谷积粮仓,过上那个年代艳羡的 “地主”老爷生活。
适年饥荒,民不聊生。凭借山洞天险,曾祖父一把猎枪守着他的粮仓。
正月初八,曾祖父被蓄谋已久的好友诱骗出来打麻将,不幸惨遭杀害,正值壮年。
曾祖父的粮仓被洗劫一空,祖父其时刚满四十天,惨遭家庭巨变。曾祖母黄氏,机敏过人,把襁褓中的祖父偷偷让帮工背出来,得以逃过一劫。
二
一九四三年,家道衰落。祖父随曾祖母一路从赫章六区河畔流落至德姆山脚。
能干的曾祖母煮酒熬糖,抚育祖父长大。期盼在战乱年代,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上学之年,祖父依然砍柴牧羊。曾祖母说,吾儿气饱力壮有饭吃就行,识文断字容易惹祸,还是愚笨点好。
战乱之年,羸弱的曾祖母独自撑起一个家,家中竟也有了些许积蓄。不料却引来土匪窥视。
一日深夜,家人沉睡。土匪不请自来,持刀抢走曾祖母积攒一生的一箱银元。家中长工发现盗贼,却不幸被刺死。
适年,祖父十岁,亲眼目睹世事无常,及人性之恶。
祖父常说,要与人为善,就算被人吐唾液脸上,擦之就可,不可与之交恶。
一生隐忍,坚强,乐观,我知道祖父不是软弱,相反这是对生命的敬畏。
三
一九五三年,这一年冬天曾祖母撒手人寰,唯一相依为命的亲人走了,祖父悲伤欲绝。
家贫如洗。甚至没有给曾祖母下葬的棺木。祖父四处奔走,幸运地借到棺材,曾祖母才得以入土安息。
适年祖父二十岁,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月光升起,祖父还在修葺他的茅屋;晨光熹微,祖父放牧着他的羊群。
修房盖屋,娶妻生子,在德姆山脚,祖父把一生交给时光,把一生交给土地,耕耘着喜怒哀乐,放牧着秋收冬藏。
忘记仇恨,忘记悲苦。在德姆山哒哒的石头路上,在柴火跳跃的火塘边,在一罐又一罐的烤茶里,在吧嗒吧嗒的叶子烟雾里,祖父把寻常日子过成了诗意栖居。
诗人说,故乡是祖先迁徙的最后一个驿站。
德姆山,是我看得见过去和未来的故乡。
四
一九六三年,这一年,父亲六岁,到了上学的年龄。祖父没有上过学,他不希望家里的孩子步他的后尘。
父亲已是放牧的小帮手,靠着贩卖采摘的野果,硬是凑足了一块多钱的书学费。
忙碌了一个夏天,父亲从野孩子变成了读书郎。终于有了识文断字的机会。
《毛主席语录》是父亲认识国文的第一本书。野菜拌着苞谷饭是父亲肠胃里稀缺的佳肴。
父亲的童年是常常食不果腹的,吃一碗面条也是遥不可及的奢侈。
饥饿的童年,父亲兄弟姊妹却向着阳光,把苦日子悄悄隐藏。
父亲兄妹六人,两个妹妹未及成年相继去世,一个姐姐也在五十岁那年离开尘世。
祖父经历年幼失父的悲苦,年轻失母的伤痛,又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无奈。
随着祖父祖母的谢世,父亲三兄弟已是家族的长者。
五
一九八三年,在德姆山脚,襁褓之中的我睁开眼睛望着世界。
母亲说,那时候她的双肩上,一边背着我一边挎着背篓。
德姆山下的沟沟坎坎山坳山梁,母亲把重复的日子叠起来,把一家人的口粮扛起来。
青年时候的父亲闲不住,四处奔走谋生,上云南下四川搞运输卖锌矿,“投机倒把”的生意也没少做。常年在外,只为给家撑起一把遮风挡雨的伞。
昏暗的煤油灯下,初识文字的我如饥似渴读着金庸的小说和一些杂书。这是我睁开眼睛看到山外的新鲜事物。
我的童年,比父亲的童年要五彩斑斓一些。
不再有饥饿的记忆,不再有粮票布票的束缚,不再住漏雨的茅屋和光着脚丫的羞涩。
我的童年,也比祖父的童年精彩靓丽一些。
不再像祖父四处流浪寄人篱下,不再东躲西藏逃避仇家追杀,不再隐姓埋名藏在深山。
德姆山是祖父定居的地方,成了我故乡地理坐标上的标志。
六
二零一九年,祖父长眠大山已十三年,祖母已离开尘世一年。
三个儿子,八个孙子,两个孙女,是他们留在人间的遗产,是德姆山生生不息的见证。
风从故乡来,而今我已迁居草海湖畔。对于我的子女来说,德姆山或许也成了他们父亲出生的故乡。
今又清明,惠风和畅,吾携妻带儿,和父母,与兄弟侄儿,翻山越岭。
在杜鹃花渲染的山岚,在青草葳蕤的地方,在祖父最后栖息的地方。
抵达故乡,抵达先祖静卧的山梁上,抵达曾经出发的地方,焚香烧纸,遥寄哀思。
有人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路;父母不在,人生只有归途。
已过而立,父母健在,我是幸运的。清明无雨,祭祖的路上,遥望三生三世十里杜鹃。
一个家族百年奔波的艰辛,来世不可期,但历史不可忘。
多少年来,他乡变成了故乡,故乡又变成了他乡。
一部迁徙史,就是一个家族的心路历程,就是一个族群薪火相传的历史。
以此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