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4-18

乡村“才子” 环卫“标兵”

作者:岳刚 时间:2019-04-18 阅读:228


 乡村“才子” 环卫“标兵”
——访五里岗街道梨坪社区民间艺人李怀云
记者 岳刚


《武媚娘》


《董永和七仙女》


《凤》


李怀云干净整洁的卧室


李怀云充满春意的小院


李怀云在拉二胡

 
  从威宁县城出发,沿着一条蜿蜒的通组路,不一会儿就来到五里岗街道梨坪社区鱼塘组村民李怀云家,刚到门口,老人就笑着出来迎接客人。
  李怀云年近七旬,皮肤黝黑,身体硬朗,老伴和儿女们在威宁县城经商,自己闲城里太吵,就在老家建了三间平房,一个人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院子里建了鱼池,种了花草;屋里面,整洁的桌椅,物件摆放整齐,纤尘不染。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他是救死扶伤的“赤脚医生”
 
  李怀云的青春是在“文革”中度过的。17岁那年,他在当时的羊街区松林公社当上了“赤脚医生”,只读过一年级的他一边学习简单的医术,一边走村串户为老百姓诊治一些小疾病。
  “背着一个药箱,手里随时有‘两件宝’,一是银针,一是草药,还有一些极其简陋的医药设施,就担负起了全公社人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保健事业了。”李怀云回忆,有一年的数九天,从羊街开会回家,途经公社新院子的李宝林家,因为大雪封住了路,就留宿他家,准备第二天再回家。半夜三点过,李宝林的媳妇因为寒气入袭,肚子痛得在地上来回地打滚,情况十分危急。当时李怀云手里没带药箱和银针,就采取中医按穴为其治疗,不到半个小时,病人病痛得到缓解,最后转危为安。
  还有一次,李怀云途经一荒山野岭,见一男子卷缩在路上。“我一看就知道他是肚子疼,已经快昏迷了,我取出随身所带的银针,找准穴位扎下去。不一会儿,这个人渐渐苏醒过来,眼开眼睛看见是我,连连说‘谢谢你救了我,要不是你,我就没命了。’”
  当年的“赤脚医生”李怀云,为很多农民治病,真正是“为人民服务”号召的实践者,他在人们心中积攒下很多温暖。
  后来,全县的乡镇卫生院因为各种原因几近面临倒闭,此时的李怀云也成了一位“失业者”。
  但李怀云天资聪颖,他还会木工、石工、篾工等技术活。为人们做家具、建房子、编制箩筐,靠着勤劳和智慧挣钱养家糊口。值得一提的是,李怀云在木工方面较为擅长,能在木板上绘画各种图案,什么“富贵牡丹”、“龙凤呈祥”等对他而言都是得心应手。
 
他是精通琴棋书画的“才子”
 
  人到七十,古来之稀,现不为奇。
  李怀云的家中,有一套音响,一把二胡和一台电子琴。平时,老人家就拉拉二胡,弹弹电子琴,或者听听音乐,但他最喜欢的还是画画,生活过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
  只读过一年级的李怀云,现在已是67岁的老人了,他买来画笔和颜料,看见电视里好看的画面就按下暂停键,把内容画在纸上。
  在李怀云家的客厅墙壁上,一共有25幅自己画的画,有《孟姜女》《苏妲己》《永和七仙女》等等,画上的人物神情逼真、栩栩如生,很难看出这是出自于一个只读过小学一年级的人之手。
  “我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画画,这也是我的一个爱好。虽然不会写很多字,但我觉得琴棋书画可以陶冶情操,让我体会到美与成就感,从而忘却烦恼,修身养性。欣赏轻松、欢快、抒情的音乐,能使我精神放松、心情愉快。”李怀云一边画画一边乐呵呵地说。
  采访时,李怀云老人还现场为我们拉了两曲二胡,并展示了他的根雕宝贝,使大家啧啧称赞。
  “过好每一天,才能使生命更有朝气,更有力量,我才会觉得更幸福、更快乐。”这是李怀云对生活的诠释。
 
他是乡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带头人”
 
  李怀云虽然退休了,在家依然恪守他讲究卫生的好习惯,过着勤俭的生活,为身边的人、为社区树立了榜样。
  “我不管在哪里,我都不喜欢脏乱的环境,院坝扫干净了,家里的锅碗瓢盆、床被衣物该放哪里就放哪里。环境关乎生命,关乎生活质量,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我才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卫生习惯。”
  李怀云老人平时最爱做三件事:打扫卫生、管护盆景、画画听音乐。在他家周围,不仅有花坛绿化,还有数十个大大小小的盆景整齐有序地摆放着,整体环境整洁雅致。
  社区主任周远兵说:“‘社区有一老,如获大珍宝’,李怀云老人家在我们社区不仅是一位民间艺人,还在乡村环境卫生整治方面为全社区树立了榜样。下一步,我们将在环境卫生整治方面,让老人家带动更多居民,共同把全社区的环境卫生整治好,让居民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实现庭院亮化、美化和绿化目标,使乡村环境卫生大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