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幸福
作者:潘雨龙 时间:2019-04-18 阅读:352
如若有人问:“什么是幸福?”那么,我相信一定是一百个读者眼中有一百个哈姆莱特。白云以晃荡天际为幸福,雄鹰以振翅云霄为幸福,飞瀑以激起波浪为幸福……换而言之,在人生旅途中,所处的立场、生命的轨迹和途径,以及境遇的不同皆会导致我们对幸福有不同定义。所以,如果浅显定义幸福,或只从某一独立层面的特定领域去认知幸福,便不能剖其根本,深入了解其内在与真谛。
小时候,我把幸福看成拥有一件棉袄和吃饱一顿米饭。那时家里负担重,没有稳定收入。所以,除开逢年过节,能够拥有一件棉袄和吃饱一顿米饭简直异想天开。无论是阴雨或者飘雪天气,我都始终久穿一件母亲用破衣襟缝纫的小褂行走。每逢风来,寒颤备至。上了初中,我又把幸福看成一所高中和宽裕条件。在初中,不思进取是我的秉性!可我竟天马行空地想,若能够考上一所不错的高中,再在这段绝妙的年轮过上宽裕日子,幸福便妙不可言。我不知道,当时是什么给我幻想的勇气,竟想不劳而获。无功受禄。等再大些,初中补习之后上了高中,我对幸福的定义又彻底变了。我觉得妙不可言的幸福是考上大学。我并没有思索读完大学何去何从的问题,只期盼随便考上其中一所,皆是人间美事。待高中再补习上了大学,幸福的定义又不知不觉被我偷梁换柱。这时,我遂将幸福重新定义——考到一个好工作,开辟一片新天地。从小到大,尽管一直处于不同的年龄和阶段,我也无时无刻不思索将幸福圈定。我以为,只要我朝着我所圈定的幸福走近,我就终会获得幸福的眷顾与洗涤。再后来,当在大学取得阶段性成功,我对幸福的期望更加大了。我一味幻想锦衣玉食、飞黄腾达的美好生活;甚至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壮志。
于是,在抗争于现状的同时,我也一度认为自己非常幸福。
白云晃荡天际为了追逐自由;飞鸟振翅云霄为了施展报复;飞瀑激起波浪则是为了宣泄情绪……那么,其实它们真就幸福了么?其实不然。这便与我曾经追逐的幸福如出一辙,我只是按照特定的模式去敲定它,用特有的公式去套用它,殊不知幸福悄然变得千篇一律。致使事物成了事物的奴隶,人也成了事物的奴隶。其实太多时候,别人无法欺骗,我们却往往被自己的双眼所蒙蔽;别人无法阐述,我们却往往被自己的信条所束缚。自然而然,我们的灵魂就变得肤浅,理解幸福只会以表层的现象作为佐证;我们的思想就变得独断,定义幸福只会以现有的理论作以阐释。
记得有一次,那是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清晨,我应朋友之邀一同去市行政中心办理事务。县城天气过早,店家没有热食,就进了冰冷的早餐。时间到了,我们就只顾慌忙赶上班车。然而,当班车在高速路上行驶不久,我的肚子就开始隐隐约约疼痛。渐渐地,像是有妖魔鬼怪在其间斗法一般?不知什么在我的腹腔内翻江倒海。我非常清楚,这自然不是什么怪病,只是我必须要去趟厕所。班车行驶在高速路上,为了“方便”停车是万万不能的。我无望了,只忙用双手紧紧按住腹腔,在坐垫上翻来覆去。我浑身冒出汗来。直至那一刻我才明白,到了十万火急的时候,我根本没有任何办法控制身体的自然生理需求。豪不夸张,如果有同等代换?我一定会拿我的壮志豪情换取一次方便的机会。自然,幸福也是不能生拉硬扯的。愚钝如我,曾经竟然不知,幸福并不需要惊天动地,而是由身边的点滴汇聚而成。还有一次,则是我的小侄女给我的启迪。小侄女只有三岁,平时不是骂人就是哭闹。说实话,抛开岁数差距和血缘关系,坦白说,我恨极了她。每当在家小住,我宁愿背着一岁的侄儿游走一天也不愿抱着三岁的侄女静坐片刻。直到某天,我意外被舅舅家的狼狗咬伤,没来得及回家就去医院注射狂犬疫苗。母亲打来电话慰问时,医生正在为我清洗创口!我痛到不可理喻。正想匆忙挂断电话时,一声童稚的声音愣住了我。“叔叔,你被狗吃了哪里?烂妈妈和烂奶奶都不拿电话让我问你……”侄女尽管把“咬”说成了“吃”,也依然没有改掉骂人的毛病!但我的内心却忽然疼痛起来!远比狗咬的创口还要严重。想不到,有的幸福竟会蒙蔽我们的双眼,平时躲得远远的,而每当需要它的时候,便会一跃而出,深深震撼脆弱的心灵。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吾,安知吾不知鱼之乐。”天下大道如此,幸福之道亦是如此。我们所站的立场、所处的境地,以及所思考的方向不同,幸福的真谛就大相庭径。以此度之,人的幸福并不一定来自于施展抱负,或者做成惊天动地的大事,其实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恰是幸福的砖瓦。我们活在浮躁的尘世中,往往会被太多世俗蒙蔽双眼,会被太多理念束缚思想。这就要求我们,除了拥有一颗出淤泥而不染的心,还要学会洞察万事万物的真谛。每逢山穷水尽或者柳暗花明都静下心来望一望,身边的草木是否枯死,或者天上的星星是否升起。于人于事,于抱负,于鹏程之志及万事万物皆要遵循本质,不过于追逐,不过于偏执。随心之所想,志之所向。或“宠辱不争,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际云卷云舒”;或“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或“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如此,一进一退,一张一弛皆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