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与文的传奇
作者:刘梓妮 时间:2019-04-19 阅读:198
木心先生说:从前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在那步履缓慢的时代里,纸与文装而为信,将人联系在一起,让我们的情谊显得深情而珍贵。有人曾携风霜而来,在纸上镌刻属于他们的传奇。于是,纸在天上飘着,在窗里贴着,在离人马上,在文人笔下,在大地表面,在天空心中。就这样,纸变成了有灵魂歌唱的文字精灵。
那是一只俊俏的燕子,它挥舞着剪翅,斜斜地从天空滑下,优美轻盈,这是三月的纸鸢。纸鸢细细的骨架镶着泛黄的油纸,在蓝蓝的天空,投下硕大的云翳,像是孩童触手可及的梦。纸鸢越飞越高,所有的云彩都在为这只鸟儿让路。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有光漏着的纸鸢,轻轻擦过孩童的脸颊。
那是一把有着丝绸系柄的油纸伞,独自游动在悠长的小巷。丁香姑娘,你听,雨落到伞上,江南都变得柔情妩媚起来。伞下的她在雨里低低地诉说着自己的心事,那伞面的油纸味道,像极了弄堂砖瓦的烟火,氤氲着亭台楼阁的桐木清香。小雨将亭台细细洗涤出来,那一缕幽香,隐映出伞上的江南塞北,没入雨幕,倏忽不见。
游子说,他游历过那么多地方的桥,喝过那么多地方的酒,念念不忘的,却是这个叫“故乡”的地方。远方的游子呦,纵是马上相逢无纸笔,也要凭君传语报平安呀。
母亲说,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远方的人,你可知,故园草木,梁间飞燕,在等你呢。莫要近乡情怯,莫要笑问何来。锦书难托,故人依在。
女儿说,母亲,您可梦见一只纸帆船,它被浪打翻,那是您挚爱的女儿含泪折叠的,万水千山曾满载她的爱与悲哀。
江水边,渔夫撑着长长的竹篙,唱着“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夕梦见之……”
西窗下,烛光在跳跃,女子的侧影倒映在窗户纸上,春雨清愁剪剪,秋思离愁重重,巴山的夜雨格外缠绵。
远方的尺牍,连同纸的味道,一如北国的暮雪,南方的艳阳,苍凉、悲壮而又热烈,它们都带着迢迢的相思。慈母绾针,红妆对镜,游子叹息。数载别离,几行墨书,半篇心语。纸上的内容不仅有那荒林郊野的寒凉,更有鱼雁寄书的温情。
月下读信,切勿徘徊,照影水中,任它游鱼惊起。雨中品函,留那枯荷,静听雨声,随它雨打风吹。渐渐地,纸上晃动的影子摇曳起来。天已破晓,杜陵梦思,离人总在梦中惊起。纸折的信,信上的字,恍惚迷离,温暖琐碎。纵是茅店晓月,板桥寒霜,终会于曦光中湮没。江春旧年,乡书何达,凫雁满塘,雁字回时,异乡人总是遥想“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惊喜。
纸的一尘不染,固然纯美无瑕,但墨的印刻,使之焕发生机。多情的人用激情酝酿,用笔墨浸透,多舛的命途化作不朽的文字。火尽歌冷,追逐欢乐的人早已逝去,但古都的容颜透过那张暗黄的小楷隐在飘忽的灯光里。商女无心,不知兴亡。白衣卿相,红尘梦醒。盛宴难再,曲终人散。最后只剩诗人们抱怨细柳无情,不解沧桑。多少的白发须翁,披蓑戴笠,尽情吟哦: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由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文人的灵魂就这样小心地安放在纸上,曹公心中万千锦绣,化作大观园的山河日月;司马胸中诸多屈辱终成史学界巍巍高山。最狂热的诗篇中,望峰息心,不羁的绪风终止于草莽之间。然而那些悲愤的,热烈的,无可诉说的文字,落到纸上,留下一声叹息。
纸与文,终究是有灵魂附依的合订。纸张缺少文字,纸张最多为是斧钺绳锯下的一块薄板;文字缺少纸张,文字最多是一座无处安放的孤茔。若说大地是纸,森林为刀,浮雕的文字是锦绣河山;若说蓝天是纸,白云为案,飘动的文字就是阳春三月;若说海洋为纸,帆船为镇,涌动的文字就是蓝色文明。若说泱泱华夏是纸,炎黄子孙将以双手为笔,汗水为墨,诗意地书写着属于纸与文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