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4-22

与“不冒烟的森林火灾”鏖战到底

作者:沈光勇 时间:2019-04-22 阅读:206


 与“不冒烟的森林火灾”鏖战到底
——威宁实施林木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综述
记者 沈光勇


  威宁有“贵州西大门”之称,辖区内地形起伏,地势陡峭,地貌破碎,崇山峻岭成东西走向以牛栏江与可渡河为界,山壑切割深,森林资源分布严重不均,林木物种较为单一,主要以华山松和云南松为主。
  近年来,随着威宁人流、物流日益频繁,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也日趋严重。云南松切梢小蠢、松叶蜂,以及云南木蠢象等危险性病虫害的发生,不仅给本土森林资源带来了极大危害,同时也对“两江”生态屏障构成了极大威胁。
  森林资源病虫害入侵,是专家学者公认的“不冒烟的森林火灾”,甚至其危害性与森林火灾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此,威宁不断克服诸多因素,结合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建设,依托防治林业有害生物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有效推进了当地生态保护建设的步伐,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居山护山”才能留住“绿水青山”
 
  30年来,威宁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上,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效果,其间更有许多感人故事发生,正是这无私的奉献精神,才有了威宁林业的今天,让森林资源正常发挥着各种效益。
  工作中,无论是云南木蠢象、云南松切梢小蠢,还是松叶蜂的防治工作,都倾注了林业人太多的心血。
  2015年,省森防站副站长丁治国、高级工程师兰星平深入威宁,走遍了云南木蠢象、松叶蜂和云南松切梢小蠢的主要发生区,对威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充分肯定。
  经过多年的持续防治,虫害发生区看不到因虫害产生的残败、没落景象,反而呈现出一片葱绿、生机勃发。
  “防治工作取得这样的成效,相当不容易,保住了威宁的绿水青山,发挥了应有的效益。”威宁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得到了省、市森防站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威宁是国家级贫困县,森林资源也相对贫乏,而且土地条件差、林相单一、树木生长极其缓慢,在当地实施病虫害防治,生态效益显著。
  海拉镇政府所在地,是贵州海拔“最高政府”,昔日风一吹,因漫天黄沙而得名“黄灰山”。如今,这里通过多年的治理和管护,变成了一片绿色的林海,病虫害发生区得到了防治和保护,充分发挥了森林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作用。
  昔日虫害发生区经过治理后,呈现出了一片勃勃生机,为威宁的广袤大地被上了绿色外衣,发挥着示范带动的社会效应,效益显著。
  位于观风海镇和迤那镇交界处的沙子坡国有林场,曾经因为没有防治经费而被松叶蜂啃食得千疮百孔,枯死的树木不计其数。如今,通过不断治理的林场处处一片安宁祥和,松风阵阵。山也青了,水也绿了,周边群众的居住条件也改善了。特别是节假日,人们常常走进林子休憩,呼吸清新空气,林场成了陶冶个人情操,提升生活质量的旅游目的地。
  通过有害生物的防治,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也是非常直接的,不但挽救了许多濒临死亡的树木,还增加了森林的蓄积量和林副产品的产量。仅沙子坡国有林场,除了木材收益之外,还有松果、蘑菇、特色养殖等,每年创下的林副产品产值就能达几百万元。
  据当地群众介绍,仅林下野生蘑菇一项,好多人家每年的收人都在二三万元以上,间接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每年总产值稳定在70万至100万元之间。
 
“爱山管林”才能守住“金山银山”
 
  2002 年,威宁首次发现云南木蠢象病虫害,当时的虫害发生区是20世纪80年代的飞播林,危害率已经比较高,虫口密度也很大,而且分布面积广。
  威宁林业部门克服树高林密等种种困难,组织人手通过搭梯子、高枝剪、攀爬等方式,想方设法地将带虫枝取下,并从密林中穿梭运出林外集中烧毁。
  由于虫害枝相对脆弱,运出林外时要非常小心,否则一旦碰折掉于林内就会前功尽弃。集中快毁时要专人看守,谨防引起森林火灾,清理战线长,投工投劳大。
  在海拉镇飞播区,大面积的零星枯死木经省、市检疫站鉴定为蛀干害虫危害之后,人工清理工作马上启动。
  当时,省、市、县业务部门的领导、专家齐聚海拉,为清理工作出谋划策。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每天上山清理的人数达300余人,清理出来的带虫枝、干、株数以吨计。经过月余的持续奋战,终于将斑驳不堪的森林重新变成绿色。剔除枯枝后的森林,重新焕发出绿色的光泽。
  继2003年后,境内飞播区陆续发现云南木蠢象危害迹象,威宁林业部门让局党组成员实行包片制,分片进行技术指导。工作中,把发生面积大、危害重的乡镇片区纳入工作组的第一位,抓大不放小,开展技术指导和巡查督查,争取清理工作不留死角死面,逐一验收并形成长效管护制度。
  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抢抓时间节点非常重要,必须注重“防早、防好、防了”。在云南木蠢象和云南松切梢小蠹的清理工作中,清理的最佳时间是在虫害完全表现症状和未羽化外出前这一段时间,若时间上控制得好,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截至2017年,云南木蠢象在威宁已经发现了16年,也防治了16年,平均每年防治的面积基本不低于20万亩,取得了非常好的防治效果。
  在云南松切梢小蠹的防治中,也基本以人工清理为主,鉴于云南木蠢象多年的防治方法和效果,万变归一,人工防治仍然是最理想的选择。
  在松叶蜂的防治上,采用的方法和措施多种多样,有物理的、生物的、化学的,结合发生区的发生特点和防治难度,有时采用一防治措施,有时几种措施并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目前,威宁的松叶蜂分布范围很宽,但有的仅仅是分布而已,中度以上危害的很少,危害导致树死的情况现在已经基本不再发生了。
  威宁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面积,近15年来一直居贵州之冠,占全省的七分之一,占全市的三分之一,数字非常惊人。
  威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任重而道远,只有随时准备着,不忘初心,坚持与“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奋战到底,才能让青山常在,让绿水长流,维护一方森林生态的安全,收获更多的绿色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