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4-22

威宁打好“三张牌”助力脱贫攻坚

作者:李际龙 时间:2019-04-22 阅读:245


   本报讯(通讯员 李际龙) 近年来,威宁针对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扶贫产业发展滞后、贫困群众脱贫能力不足、基层组织薄弱等问题,通过打好“三张牌”的发展模式助力脱贫攻坚,并取得明显成效,2018年减贫6.4万人,3个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103个贫困村出列;2019年计划减贫6.5万人,125个贫困村出列。
  打好“联”字牌,组织攻坚力量。威宁通过群众联结、合作社联盟、企业联合、县乡村联动、分片区联通的方式,把力量组织起来,向贫困攻坚。把群众联结起来,将产业相近、发展愿望相似的群众,按照“方便群众、便于管理、互建共创”的“自管委”组建原则和“居住相邻、早晚相见、共处互动”的“十户一体”组建原则,在全县619个村(社区)中,组建5499个“自管委”。全面建立“总支连支部、支部连小组、小组连党员、党员连农户”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四连”体系,在村建党总支,设置村级党总支400个。在村民小组和合作社组建党支部,设置村民小组党支部2208个,指导组建合作社党支部138个。在符合条件的3262个“自管委”中建党小组,并在24103个“十户一体”中明确党员中心户。把有缘的合作社联盟起来,带动合作社共同发展,鼓励涉及马铃薯、苹果、中药材、生态畜牧业等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在生产、技术、资金、加工、销售、储藏、运输等方面开展联盟,建立产业联盟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如盐仓镇乌江源合作联社,即为4个合作社的联盟,抱团发展后,种植苹果800亩、大棚蔬菜1150亩,产业覆盖炉山镇6个村及陕桥街道高坪村等相邻几个村的万余群众,预计年产值1000万元,解决300余名贫困人口就业,带动664户贫困户增收。让企业联合起来,鼓励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合作社之间联合,形成资源共享、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闯市场的发展格局。如中农发集团与威宁县俣合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后打造5000亩三膜早熟马铃薯基地。与涉及肥料、植保、技术、食品加工等产业的企业联合,拥有种药肥、农机、农技、收储等覆盖种植全过程的农业综合服务业务,建有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平台。引进“中国团餐第一品牌”千喜鹤集团,与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组合成产销衔接合作社联合会。引进以陕西海升果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大型龙头企业,与本地苹果种植企业联合抱团发展,建成8200亩矮化密植肥水一体化精品苹果核心示范园,解决就业920人,其中覆盖贫困人口303人。坚持县、乡、村三级联动,最大程度将县、乡帮扶力量下沉到村,将全县8168名领导干部与16361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组建驻村工作组 315个,省市县下派315名村支部“第一书记”和 1261名驻村干部开展脱贫帮扶工作,通过“进村挂帮”“进户连心”,听民意、解民忧、帮民富,实现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抽调 84 名科级干部到深度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实现村(社区)“双书记”、贫困村驻村干部全覆盖。分片区联通。(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