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4-23

与村庄或命运有关的十二个片段(组章)

作者:觉俄卡如 时间:2019-04-23 阅读:224


 一
  正月里。乌江源头。
  空荡荡的村庄,突然热闹起来,拥挤起来。
  喜庆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灿烂的烟火,映红村庄上空。
  生活红红火火。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只要父母还在,家就在。无论走多远,家始终在梦中,在心里。故土是永远的乡愁。
  短暂的热闹之后,乡村开始冷冷清清。
  年还未过完,有的就急匆匆地踏上了去北上广深浙的路。他们去远方的远方,用体力或技术,追寻人生的幸福。
  他们异口同声说,种一年的庄稼,还不如进厂上班两三个月。
  事实的确如此,此言并非妄语。
  我曾深居乡村三十多年,我刚刚离开乡村七八年,深深懂得乡村的顽疾,乡民的苦累,生存的艰辛与不易。
  并非每个远行的人,都找到了幸福的方向。有的甚至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最后成为亲人悲痛欲绝的理由。
  有命不怕家乡远,无命死在灶门前。
  生与死,不在于离开或坚守。而富裕与贫穷,却不一样。
  打工打出幸福来,如今已成为村民心中的不二真理。
  正月一完,乡村开始空空荡荡,除了老弱病残幼。 
 
  村庄坎上的小草,开始拱出了星星点点的绿。
  这是生命的绿。
  田野里,乡民们开始忙碌。栽洋芋,种包谷。
  只是年轻人的身影,越来越少。
  甚至,一些土地,开始撂荒,一如我撂荒多年的青春。
  站在村口,留守村庄的老人和孩子,又开始想起远方。
  电话声声,老人说,孩子,放心上班吧,家里一切安好。
  孩子,乖乖听爷爷奶奶的话,爸爸妈妈挣钱回来,盖大房子你住,买车子你坐。远方的电波传来。
  在时代的滚滚浪潮中,离开的或许迫不得已,竖守的或许是无奈的选择。
  但无论如何,他们改变处境改变生活的想法,总是生机勃勃。
  他们坚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不是等来的。
 
  清明时节,他给外公扫完墓后,再次踏上了打工的旅途。
  他是我的外侄。
  远方有多远,梦想就有多远。对于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未来是闯出来的。但是对于一个没有知识,也无技术的青年,或许在异乡,只有出卖苦力的命了。
  父亲,你在天堂之灵,请原谅我清明时节,不能亲自到百草坪山麓来看你了。我在离家百里之外的六盘水儿童医院,带着平儿、安儿,你的孙子孙女看病。他们已经前前后后感冒一个多月了,他们已经住院治疗一个多星期了。要是你还活着,你一定责怪我没有带好孩子。
  要是你还活着,该多好啊,父亲。
  清明时节,不能给离去的亲人扫墓的,不只我。许许多多奔赴异乡谋生的人,都无法给掩埋在故土的亲人扫墓。他们在遗憾之余,更加珍惜眼前生活。
  生命是短暂的,死亡是最后的归宿,谁也逃脱不了。
  一抔黄土,终究掩埋了春花秋月,掩埋了荣华富贵,也掩埋了哀怨忧愁。唯有清明,成为最好的祭奠。
 
  四月的乌蒙大地,到处花红柳绿,一片生机勃发景象。就连躲在岩缝里的小草,也探出了一片碧绿。
  然而于我,四月是悲伤的。一年前的四月,才六十多岁的父亲,猝然离世,成为我此生最大的悲痛。
  对于父亲,我是一个不合格的孩子。他活着的时侯,我没有好好尽孝。他离去了,我依旧忙忙碌碌地奔波在复复杂杂的尘世,没有春风得意马蹄疾,有的是平铺直叙波澜不惊的人生岁月。
  四月,亲人离世的,不只我,还有许多人。
  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一年十二月,天天有人生,也有人死。生的高兴,死的悲伤。在生死之间,每个人都完成了命运的哲学。
  存在或消失,自然有它的道理。只是当悲伤猝不及防,一人的瘦弱的肩膀,终究扛不住沉甸甸的痛苦。
 
  热闹的端午节,总是让这个季节更难忘。
  小时侯,每逢端午,一早我们都要撵着牛羊,往山上放牧,吃灵芝草。据说牲畜吃了灵芝草,牛肥马壮,健健康康。
  在乡间生活的那些年,赶端午花场,或到百草坪看赛马是最大的乐趣。
  如今,这一切,都已成为遥远的记忆。幸好记忆里,还贮存着无数的童年。每每回头,总有意外的惊喜飞来。
  从回忆里回来。眼前的田野里,洋芋苞谷疯长,用碧绿奏响一首丰收的歌。每一个音符,每一段旋律,都充满着希望。
  遗憾的是一些荒芜的土地上,荒草也疯长,灌木也疯长,一如我在尘世的欲望。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回到童年,毫无疑问,六一国际儿童节,是最美好的人生片段。没有忧愁,也无忧虑。
  1980年代,物质匮乏。青黄不接的六月,饥饿一度占据了时光的风彩。
  那时,贫穷不是一家人的贫穷,饥饿也不是一家人的饥饿。
  当然,在六月里,拼命看书学习,为中考加油的时光,一直成为美好的回忆。
  忘不了,挑灯夜读的时光;忘不了,风雨无阻的岁月;忘不了,忍饥挨饿的学习场景。
  如今,这一切,都远了,远了。我苟活于世,趺落风尘,苟且偷生。
  时光六月,一年过半。人生六月,生命过半。
  奋起直追或沉沦不起,成为命运的两个走向,结局可想而知。
 
  他们在天堂安息,活在尘世的健康平安。
  这是七月半,也叫鬼节。
  逃走前的怀念,又成为祭奠先祖的节日。
  而今,关于中元节的来历,已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在人间的生灵,把这个日子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而我,在城市忙忙碌碌,来不及回头,许多个七月了无踪影。灰飞烟灭的,不只时光,还有我不再回来的青春岁月。逝去的青春,我将如何祭奠?
  七月,拒绝显得毫无道理,接纳成为最佳选择。在天地间,让生命飞翔,展开翅膀;让魂灵安息,不再漂泊受苦。
  生命终究消亡。葬我于高山兮,指向北斗。我将在生命的轮回里,走往向天之路。
  天空渺茫空阔兮,灵魂在七月归来,停歇于人间,再看花开和花落,云卷和云舒兮。
  可好!
 
  明月几时有?昂头问苍天。
  中秋依旧是忘不了的一个词语。它深藏的意义,并非只有一个节日那么简单。
  走过的许多个八月,天上月圆,心里月缺。那时候,孤单枝繁叶茂,寂寞倒海翻江。我孤单地在人生旅途,兀自寻寻觅觅,兀自冷冷清清,也兀自凄凄惨惨戚戚。
  后来,一轮明月悬挂心空,定格成了最美的风景。夜夜,我都在思念和观赏。可是,我们终究没有跨过遥远的距离。
  其实,在八月,你在与不在,也不是关键。重要的是当一场大雨来袭的时侯,有一把伞撑雨,或有一间屋避雨,就足矣。
  在八月,你的心灵是温馨的港湾,作为一个飘泊已久的人,我愿意把情感的小舟,停靠在你的岸上。
  人间月圆。
 
  当乡野瓜果开始香飘的时侯,你背着书包,向学校走去,未来很遥远,却从这一步开始。
  从此,你告别了懵懵懂懂。那时,你没有料到,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你终于通过读书,走出了村庄,端上了为人师表的饭碗。
  而村庄一起和你长大的伙伴,从独木桥上落下来后,开始四处漂泊。
  如今,你在城里舞文弄墨,虚度光阴。伙伴们在家乡栽洋芋种包谷,或在异地他乡打工流汗。其实,这一切也只是生存的一种方式,并无高低之分。
  九月是一种开始,也是一种结束。踏上九月之路,就踏上了未来。一切都在脚下,路是走出来的。
  当然,我更忘不了,在九月的乌江源头,我们相遇的时光,以及时光里发生的过往。
  要是今生没在九月相遇该多好。没有相遇,就没有相爱,也没有别离和悲伤。
  所有的不幸,皆源于相遇。欢乐是短暂的,痛苦却是永恒的。
  九月,我拒绝抒情的歌谣,我要在尘世的哲学里,挖掘生命的价值。
 
  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田野里,玉米金灿,洋芋浑圆。每挖开一堆土,都可以挖出喜悦来。
  丰收,成为春天挥洒汗水的最佳注脚。
  可是那年十月,村庄里却充满忧郁。
  那个在杭州打工的青年,最后把青春葬送进西湖。村里流传的版本很多,却没有一个接近事实。
  一个小骨灰盒,成为从故乡到异乡的最后归宿。
  生死本是平常事,意外却从来都来得猝不及防。
  在故土,当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时,我除了叹息一个生命的消亡,有时是多么的不可思议之外,我什么也做不了。
  而一场从远山升起的浓雾,还曾掩埋了我小小的身躯。迷失在青春的森林里,我一度找不到归途。
  站在十月的旷野,我茫然得不知所措。终究,付出巨大的代价之后,我从茫然中走了出来。眼前,风光无限美好。所谓的曾经,所闻的唯一,其实也是一个人的一厢情愿。
 
十一
  寒冷开始大面积袭来,没有理由。
  我躲在城市的一角,远离乡村。
  父亲在乡村,起早贪黑忙忙碌碌,却依旧没有把秋天的最后几粒粮食收回家。
  当又一个春天来临的时侯,父亲病倒了,接着走了。从此一些看望没有身影,一些怀念总是悲伤。
  在十一月,村庄里的几位老人,又先后过逝了。因为老,也因为孤独。
  上山的时侯,年轻人的身影,稀稀疏疏。
  一场连连绵绵的秋雨,总是没有停歇的迹象。一度,感觉到心都是湿漉漉的。
  尽管忧伤来得没有商量,你依旧还要坚强地面对,人间的苦难,岁月的刀痕。
  时间终究会抚平一切。
 
十二
  一场意料之中的雪,下得纷纷扬扬,掩盖了村庄的贫穷,也掩盖了城市的虚伪。
  从村庄到城市,我整整走了三十多年。
  乡居的岁月,常常在梦里隐现。
  城市太喧嚣,我想回农村,春种洋芋包谷,秋收包谷洋芋。再喂数十只鸡鸭,养一头小猪,在菜园里,栽白菜,种辣椒,让生活清清白白,让日子有滋有味。
  从此,不再过问红尘有多苦,人间有多乐。在一个人的世外桃源,拒绝现代文明的打扰与侵袭,享受生命的安宁与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