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就得用心用情”
作者:唐爱梅 时间:2019-04-26 阅读:239
“驻村,就得用心用情”
——记龙场镇干河村驻村第一书记李玉国
记者 唐爱梅
汽车刚驶进龙场镇干河村,就听见“当当当”的敲击声不断从山脚低洼处传来。
阳光下,村民们正手持铁器敲击着大石头,将其打磨成型,用于修筑河堤。
额头上冒着汗珠,嘴角挂着笑意,家住干河村河沟组的袁真全告诉记者:“每年雨季,水会漫过出行必经的路,想去赶场都出不去,也不敢出去。水淹过庄稼更是每年都会发生的事,像苞谷和烤烟如果被水淹了的话,这一年的收成就不好了。”
烤烟是干河村的支柱产业,大部分农户都种植了烤烟,烤烟收入是他们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烤烟又是怕涝作物,雨季降水之后,田间积水排不出去,很容易发生涝害。如果不及时排除烟田积水,对烤烟生长发育影响极大。
毕节市财政局派驻干河村的第一书记李玉国了解情况之后,向毕节市烟办申请了烟水配套工程款200万元,用于烟地产业路基坑道建设和河道治理。
袁真全笑着说:“河堤修起来之后,就不用担心庄稼被水淹了,出行也会方便许多。”
2018年3月,毕节市财政局派李玉国任龙场镇同心村第一书记。
2018年9月,因工作调动,李玉国来到干河村任第一书记。
来到干河村之后,他多次实地走访,与当地群众亲切交流,始终把群众的困难放在心中,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工作上始终围绕着脱贫攻坚的发展方向,尽心为干河村的发展贡献力量。
产业发展是助农增收的关键。在种植方面,干河村今年共计种植烤烟700亩、花椒800亩、核桃600亩、李子398亩;养殖方面则鼓励村民养牛,并逐渐形成规模,以点带面促进全村养殖业的发展。
李启苍是鑫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也是干河村的养殖大户。早在2017年10月,他与马广书两人就相商成立合作社发展规模化养殖。
但是由于资金周转困难,合作社内仅饲养了25头牛,难以发展壮大养殖规模,李启苍和马广书两人迫切希望能够通过贷款解决资金周转困难的难题。
李玉国来到合作社实地考察之后,为二人联系了威宁县邮政储蓄银行的相关负责人。随后银行方面前来实地调研,了解情况后表示每户可贷款10万元,贷款资金由财政贴息,同时还向当地养殖户宣传了银行贷款的相关优惠政策,增强了农户发展规模化养殖的信心。
“我们合作社这次向银行贷款20万元,都是李书记忙前忙后地帮我们联系,现在贷款已经到账,合作社计划购买40头牛,加上现有的25头牛,合作社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了,以后发展起来更有信心了。”李启苍说。
刚刚来到干河村时,李玉国还记得当时村里“垃圾满天飞”的场景,走在路上,到处都能看到卫生纸、塑料袋、小孩用的尿不湿、零食包装袋等等垃圾。风一吹,垃圾与尘土齐飞。
农村环境卫生关系到村民的身心健康,更与脱贫精神面貌直接挂钩。而要改变村民们长久以来养成的卫生习惯,必须从完善基础设施和加大宣传力度两个方面来着手。
李玉国为干河村协调毕节市环保局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资金15万元,在村内修建垃圾池30个。同时和村两委一同组织护寨员、护河员等相关人员,做好平时路面保洁和河道保洁工作。
宣传方面,干河村通过召开群众会、院坝会、发放宣传手册、制定村规民约等方式让村民们参与到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中来,逐步转变村民的旧有观念,提升其环保意识。
干河村副主任李西说:“村内环境卫生变化很大,以前在路边就有很多垃圾,现在不仅垃圾少了,村民的环保意识和卫生习惯逐渐转变,房前屋后都干净了许多,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为了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李玉国又联系申请了40万元经费用于干河村村级文化广场建设,目前广场正在建设中。
65岁的袁顺才说:“修广场好啊,我们老年人也有个地方玩乐了,唱唱歌跳跳舞,晚年生活一定更加惬意。”
驻村以来,李玉国一心为干河村谋发展,不仅多次协调申请经费,修路、修河堤、修文化广场、改造村活动室改善办公环境等等,还联系了云南客商前来试种蔬菜,努力帮助村民实现增收。
“驻村,就得用心用情。”李玉国说:“群众的事无小事,时刻把群众放心中,必须用实际行动履行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