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产业富百姓
作者:唐爱梅 邓向候 时间:2019-04-28 阅读:201
水润产业富百姓
——雪山镇建明村安全饮水工程助农致富侧记
记者 唐爱梅 通讯员 邓向候
四月的雪山镇建明村,草木葱郁,整个村子都笼罩在一片绿色之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趁着天气晴朗,村民杨选芬将家里“攒”了许久的脏衣服、泥鞋子找出来,堆在院坝里准备清洗干净。
杨选芬动作敏捷,她快速把脏衣服丢进洗衣机里,又从家里拿出一个塑料大盆,将裹满泥巴的鞋子放入盆中。
“现在用水方便,家里又买了洗衣机,洗衣服轻松多了。”杨选芬按下洗衣机启动键,又拿了一个小盆,走到门前水龙头旁,扭开水龙头,接了盆水准备刷鞋。
在没有接通自来水之前,杨选芬一家饮用的是水窖里的水。杨选芬家在屋后修建水窖,利用高度落差,将下雨时房顶上的积水引入水窖中储存,平时洗衣做饭就用水窖里的水。
而这是建明村大多数村民的用水方式。没有建起水窖之前,村民们肩挑背扛,从水源点挑水吃,有的挑一挑水要走一个多小时,遇上干旱季节,水源点也没有水,村民对此无计可施。
修建水窖让村民们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靠天吃水”的窘境,但只靠水窖的储水,尚不能完全解决他们日常生产生活的用水难题。
2018年8月,建明村实现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全覆盖,全村共371户1678人都喝上了健康、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家里接通自来水之后,杨选芬不舍得用,她说:“洗菜做饭的时候用自来水,其它时候还是用水窖里的水,水窖里的水用起来不心疼。”
如今,建明村家家户户接通了自来水,不仅满足了村民日常的生活用水需求,也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村副主任夏华说:“现在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不仅方便卫生,也增强了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
建明村的农业产业结构以马铃薯为主,全村共种植马铃薯4000余亩,接通自来水,水源充足之后,计划发展蔬菜种植,同时还鼓励村民发展养殖业。
村民朱绍香家里养了27头牛,是村里的养殖大户。
“每天早上起来,先去山上割草,割草回来之后就去挑水喂牛,做完这些还得打扫牛圈,事情多到天黑也做不完。”朱绍香感慨说。
27头牛,每天至少需要10多挑水,来回得走20多趟,这对于朱绍香夫妇来说是极大的负担。
朱绍香的丈夫夏江说:“养牛每年的收入在15万元左右,但是非常辛苦,特别是这个水的问题,挑水太费力了。”
困扰朱绍香夫妇的难题在接通自来水之后就迎刃而解了。如今,朱绍香的家门口安装了两个水龙头,每天喂牛的时候,只需要拿只桶来接满水,提到牛圈就可以了,这中间的距离不超过10米。
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方便的自来水,安全饮水工程不仅提高了村民们的生活品质,也为全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供了更多可能。
“全村目前大概有800多头牛,几乎每家每户都养了牛,村里鼓励村民养牛,希望他们能够尽快走上致富之路,过上好日子。”村副主任夏华说。
用水方便,交通顺畅,建明村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新变化,夏江自身也做出了新改变,他说:“用水难的问题解决之后,现在什么都方便了,我也计划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争取把数量增加到三四十头。”
安全饮水不仅是生命之水,更是产业之水。建明村实现安全饮水全覆盖之后,从现有的产业格局上逐步突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发展蔬菜、经果林等经济效益较高的产业,同时鼓励村民发展规模化养殖,带动全村养殖业的发展,“种养结合”,拓宽村民的增收渠道,切实增加农户收入,努力实现脱贫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