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冰心在泉发
作者:陈武帅 文旭 时间:2019-04-30 阅读:262
一片冰心在泉发
——记石门乡泉发村党支部书记宋冰
记者 陈武帅 文旭

宋冰(右二)带领群众为草乌除草
她是一名彝家女孩,一名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她是一名扎根深度贫困村的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开展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小喇叭宣讲惠民政策、谋划种植草乌等中药材……
她就是石门乡泉发村党支部书记宋冰,一位脱贫攻坚战场上的“女战士”。
卫生整治,硕士女支书烧起“第一把火”
“乡亲们,动起来,扫庭院,美家园,幸福生活靓起来。”4月25日,在泉发村村活动室门前,村党支部书记宋冰用顺口溜给群众宣讲环境卫生评比情况。
宋冰是石门乡的“名人”,这不仅是因为她是石门乡第一个女硕士支书,还因为她和群众打成一片,是一个有想法、善作为的基层干部。
2017年10月,宋冰考取选调生就职于石门乡人民政府,2018年1月开始担任石门乡泉发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宋冰烧的第一把火就是环境卫生整治。
从昔日脏乱差的村庄一跃变成最美村庄,这是女支书宋冰上任烧的“第一把火”。
村民胡绍发说,泉发村以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牛屎马粪随处可见,到处脏兮兮的脚都伸不出去,宋支书上任后不但到处宣讲养成讲究卫生的行为习惯,还到寨子里捡垃圾为群众服务,感化大家渐渐养成了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为改善泉发村人居环境,宋冰通过修订村规民约,制定环境卫生公约,创新环境卫生10S管理制度,成立村级妇女联合会和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通过“村委会+自管委+十户一体+农户”四级自治模式,积极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和践行石门乡环境卫生专项整治“三查三评三奖”活动。
2018年8月,泉发村成功举办全县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推进会之观摩点会议。目前,泉发村成为了威宁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示范村,屡次荣获石门乡农村卫生专项整治“三查三评三奖”卫生村荣誉。
喇叭宣讲,泉发村每天清晨最悦耳的声音
“父老乡亲们,环境卫生要搞好,产业发展靠勤劳。幸福生活不能等,美丽乡村双手造。”每天清晨8点30分,在泉发村活动室大喇叭准时响起宋冰宣讲的声音。村民们说,那是宋支书的声音,是泉发村最悦耳的声音。
泉发村群众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为了提高群众对党的惠民政策知晓率,让群众知晓党的政策,宋冰依托大喇叭,成立大喇叭空中学院宣讲政策知识和召开广播会。
通过大喇叭空中讲习,解决了群众因生产生活没时间参加会议听政策学知识的问题。每天把党的好声音传递到家家户户,帮助群众从思想上实现大解放大转变大发展,催生脱贫内生动力。
要让群众“口袋”鼓,得先让群众“脑袋”富。宋冰以“讲习所、大喇叭”为平台,坚持“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同步、“输血”与“造血”并举、“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结合,改变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
2018年9月,宋冰到毕节参加选调生初任培训,才去了三天,就有乡亲特地打电话和发微信问她什么时候回村上。
“我们只要有一天在喇叭里听不到她的声音,我们都觉得不习惯。她出去培训的那段时间,感觉村里一点都不热闹。很多人一直问她什么时候回来。”泉发村村民王芳说。
如今,泉发村通过大喇叭空中学院,天天“大喇叭”空中讲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村规民约、种养殖技术知识、环境卫生知识、感恩励志故事和播放新闻联播、音频、微课等,开启民智、凝聚民心、发挥民力、推动民富,提升脱贫内生动力。
草乌种植,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4月25日,在泉发村100余亩草乌种植基地,宋冰正忙着和种植户一起为草乌除草,期待着有个好收成。
草乌种植户邵德银说,在宋支书的鼓励下今年种植了3亩草乌,除去成本,每亩草乌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
草乌种植是泉发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一大亮点。目前,泉发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3个,引进威宁天露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贵州南方薯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建成草乌种植基地。仅草乌种植就带动7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增收致富。
“宋支书为了能够让群众顺利种上草乌,去年冬天遇到雪凝天气,也冒着风雪步行到石门乡人民政府与收购公司签订订单合同。”泉发村驻村干部何平感慨地说。
此外,在打赢脱贫攻坚四场硬仗中,宋冰帮助群众实施青山提灌引水工程和“一事一议”项目,打通农村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实现通组路硬化、串户路硬化和院坝硬化全覆盖;动员群众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易地扶贫搬迁和劳务输出。
“我们村有383户145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85户760人,我们希望通过中药材种植和发展养殖业,带动群众实现增收致富。”宋冰说。
基层工作苦并快乐着。2018年7月宋冰开车下队翻了车,乡亲们跑到村委会来给她做饭,有的还煮鸡蛋来给她吃,有的打电话来问候平安,有的打电话来说要帮忙吊车。那一刻,宋冰感动得泪眼朦胧。
“农村是一个大舞台,基层是一个大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下,在泉发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泉发村一定能摘下贫困帽、戴上小康帽。”宋冰满怀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