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4-30

“鲁书记来了之后”

作者:马召凤 卯升林 时间:2019-04-30 阅读:205


 “鲁书记来了之后”
——记威宁供电局驻黑土河镇半坡村第一书记鲁玉龙
记者 马召凤 卯升林

  “鲁书记来了以后,电动小钢磨能够正常磨粮食了。”
  “鲁书记来了以后,我们这口十多年没再用的老水井终于开始用了。”
  说起驻村第一书记鲁玉龙,黑土河镇半坡村的群众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说个没完,他们说着村子的变化,说着与鲁玉龙相关的故事。在贫困户文华忠的话语里,鲁玉龙不仅是公正公平的“精准识别裁判”,也是他们家人熟悉的小鲁。
  文华忠还记得去年3月,鲁玉龙刚到村子时,那时候的他对基层工作并没有多少经验,第一次走访来到了文华忠的家里,衣着干净的鲁玉龙就和文华忠一家盘腿坐着聊天,在看到文华忠家的贫困情况之后,他开始思考精准识别存在的一些问题,回到村活动室之后,他当即组织了村里的干部对村子里的精准识别情况又进行了一次详细的摸底排查,最后把文华忠家纳入到了精准识别贫困户当中。这对于家庭条件困难的文华忠一家来说,无疑的一件大事儿。这之后,鲁玉龙多次走访到文华忠家,宣传党的惠民政策。
  “把你评为精准扶贫户,可不是一件光荣的事,你要依靠现在的好政策,把自家的经济发展起来,国家不可能一直帮扶你,你自己要努力啊。”这些话,纵使已经过去一年多了,文华忠依然记得很清楚。
  而对于村民陈明姐来说,鲁玉龙的到来解放了她的双肩,她终于可以不用天天愁着去挑水了。
  在半坡村村民的口中,半坡的穷多半是因为缺水。缺水对于陈明姐来说,就是她每天必须花费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去很远的地方挑一趟水,时逢干燥的天气,路上灰尘多, 从水源处好不容易等来的一桶水回到家就半桶能用。饮水困难在很长时间里成为村里人的一大心病。
  “只要有一口好井那就是好日子了。”老党员聂世联,一边叼着旱烟一边说。而在鲁玉龙来了之后,当地村民很快过上了他们口中的“好日子”,那口沉寂了十多年的百年老井终于开始用了起来。
  “我走访的过程中,老百姓说的最多的就是电和水的问题。”鲁玉龙表示,半坡缺水,要去很远的地方才能挑水喝,半坡也缺电,电压太低,用电高峰期的时候,家家户户做饭吃成了一个难题。很多村民如果要用功率大点的电器需要等到半夜大家都睡着了,用电的人少了才能用电。
  “鲁书记来了之后,这两样难题都解决了。”其实半坡曾经是有水井的,一口惠及当地几百口人的老水井一度是村民唯一的水源点,可是十多年前,一个村民不小心掉到水井内溺死之后,村民们就一直不愿意去喝那口井的水,时间长了,那井水逐渐脏起来,再加上缺乏人管理,到了后来,基本上没法用了。从那之后,村民们要去隔壁的村子才能挑来水喝,等到村民们想要重新用百年老井里的水的时候,那口井已经用不成了。
  陈明姐还记得,鲁玉龙第一次到村子里来走访,问农户们都有什么难题,当时陈明姐就把村子里喝水的情况给他说过,希望能够解决喝水的问题。没想到,一个多月之后,村民就看到鲁书记带着人到老水井周围来调研了。
  “几天之后,就有人到村子里来施工新修水井啦。”新修的水井就在原来老水井的基础之上,修得非常大,一共耗资12万元,这几天新修的水井正在调试,只要调试好了,村民们就可以直接从水井里打水喝了。
  “鲁书记来了,我们这些晚上喜欢出门逛的人,方便多了。”文永良说起鲁玉龙,最先说起了村子里的路灯。在以前,文永良总觉得路灯是城里人才能有的专利。在鲁玉龙来到半坡村不就之后,原本连电都不稳定的半坡村民,居然开始有了路灯。在鲁玉龙的争取下,半坡村总共新安装了90盏路灯,这给村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我们年龄大的,现在晚上出门走亲戚也方便了,走到哪里都亮堂堂的。”老党员聂世联一边说道一边直给鲁玉龙递板凳邀他坐下。
  在半坡村,百姓看到鲁玉龙开口就说:“又来了,鲁书记。”一年多的驻村时间里里,鲁玉龙用全心的帮扶获得了当地百姓一致的好评。